技术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时代的钟摆越来越快。在任何组织都离不开创新,尤其是竞争激烈的企业,其价值和意义尤为重要。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能力和产出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每个企业都会投入相当的关注度在创新上,但结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千头万绪。但就我观察,其根本原因是在文化。想过用价值观来替代,能解释大部分,尤其是关键事例,有解释力。但能够深层次全覆盖的,还是用“文化”更适用,虽然这个词有些“虚”。
文化很难定义,但却不难判断,“隐则无声,显而有形”是我多年前对文化的描述。在一个组织中,只要在他的办公场所、生产场地看一圈,对这家企业也就有了基本判断。可以看墙上的标语,场地的布局,环境的布置,设备或办公桌的5S,卫生间的情况;更要看员工状态:走路的速度,相互的交流,对外界的反应等等。文化就是这个空间的气息,能嗅出其生命力。如果做定性的判断,一定比财务报表更准确,因为这是底色,很难修饰。很多人说:企业文化就是“一号位”的文化,我赞同;但同时也要特别注意,文化也是一个群体行为共同的抽象特征。这个话题可以另外撰文阐述。
文化内涵中能够影响创新的要素很多,根据场景权重也不尽相同。我这里不做学术探讨,只列出观察到的几个重要方面加以阐释。
对创新影响最根本的文化元素是平等。没看错,是平等。因为平等演化出尊重个体、尊重差异,而这两点的存在才可能使独立思考成为常态,相信专业成为共识。而这些都是创新产生的土壤。在企业中,由于承担的责任不一样,不同岗位的权和利都很难平等,机会和报酬也很难平等。但是我们要承认人格的平等,认可人和人都不同,认可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的专业能力和独特价值。认可并践行平等文化的企业,每个在具体岗位上有创新成果的人都会获得认可和激励。无论是颠覆式创新、渐进式创新还是组合式创新,都需要具体人员在各自岗位上的突破。对个体的认同、专业的认可是激发创造性的原动力之一。
创新力的培养,和文化一样,一定是自上而下有引导,尤其是资源的配置,同时必不可少的是自下而上的呼应,需要专业能力的支持,具体能力的形成在后者。渐进式创新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组合式创新需要跨界的实践;颠覆式创新更需要专业的突破。专业能力是核心,在一个组织里是推崇专业,还是权力之上其创新的结果截然不同。有的企业创新就是做证明题,是为了给领导汇报,而非真正为了效率、效益和竞争力。哪怕不是昙花,是牡丹花,也主要是为了观赏。做盆景的例子一定不难发现,哪怕是设立专门的创新部门,如果没有平等意识和对专业的尊重,也不过是大盆景而已。而这两点,不仅在创新方面,在任何领域都适用。无论什么组织,当权力忽视专业,承载权力的基础一定会受其行为的反噬。德赛二先生在企业里也是必不可少且相携而行的。
开放是支撑创新的又一关键文化要素。首先开放的是心态,保持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和主观上的接受,而非孤芳自赏、闭门造车。这样才能对技术演进、行业状态、客户变化、竞争格局保持高度关注。这样会让自身的判断,尤其是决策者的判断更加趋于客观。这种判断不仅对现状,更关键是对未来,这样才能让自己提前布局,调整资源配置。而这样的文化使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意识,积极面向未来,在每一点上都能以行业和竞争的视角自我评价,也一定能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动本岗位的工作,这样的组织,创新一定层次不穷。并且不会把创新这样的大概念挂在嘴上,而是落实在每个具体的动作或指标当中。
同时,开放的心态可以接受自身的不足,见贤思齐,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畅通和完整。如果主观上排斥,对竞争对手的优势不想看、不愿看、也不能看,那么下面只能做证明题,信息会越来越单一,自己越来越正确,竞争力也就会快速下滑而不自知或不自省。通常情况都更倾向于对正向的事情归因向内,负向的事情归因向外,而只有归因向内才能真正促使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解决也一定促使组织进步,无论这个问题是与日常水平的差距、与客户要求的差距、与标准的差距、与自我要求的差距、与理想的差距,也无论是技术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每往前迈一步,都是扎扎实实的创新实践。
批判性思维是企业创新又一动力源泉。
不仅能够坦然接受自身的不足,更进一步是不断挖掘自身的不足,当然挖掘不足不是目的,目的是改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组织,其内压一定是饱满的,充满挑战的,当然这些挑战是理性的、逻辑的和友善的。既允许领导挑战下属,也允许下级挑战上司,尤其是后者,一旦存在,当尤为珍惜。这体现共同的追求,也是共同的符号。横向部门间的KP很常见,只要不形成太大的内耗,都会促使相互的进步。更难能可贵的是保证自我的挑战,这才是批判性思维的精髓。认可现状,在其间寻找差异化的价值兑换为成就感激励自己;又不满足现状,在其间寻找改进的空间,体现自身的价值,目标是领先于组织或领引于行业,这样形成下一个现状。这样不断往复进化,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定当独树一帜!
文化和创新都是很大的概念,我观察到的关键链接点呈现给大家。有了上述三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果应该有了坚定的支撑,但远非全部。还有很多元素在起作用,看我们如何寻找自身的文化载体,对内讲的时候不能多,但在实操的时候也不能缺。价值判断、增量思维、鼓励变化、允许失败、团队协作等等,这些不仅是打造创新力所需要的,也是任何优秀企业不可或缺的。
文本作者武文光为福布斯中国撰稿人,多年私董会教练,现任中科创达执行总裁。武文光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高分子专业,后获得上海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其拥有长达20多年丰富的汽车行业与企业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