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汉族孩子学马头琴 蒙古族孩子学毛笔书法
肇源超等乡:奏响民族和谐曲
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学校,有一支马头琴乐队。现在,这支21名成员组成的马头琴乐队,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孩子,就占了一半。
乐队,成立于2017年。“队龄”虽然不长,可在乡里、县里都很出名,还去省城参加过大型演出。前前后后,已经有100多人在这个乐队学习过。
超等蒙古族乡学校不算大,可像马头琴这样的“组织”,却不少,一共有17个,既有马头琴、舞蹈、蒙古竹笔书法这类传承民族文化的“特色组织”,也有篮球、排球、足球等大众团体。这些团队,由学校组织,乡政府资助,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也十分重视,缺啥少啥,只要一句话,就给予大力资助和协调。
马头琴奏响和谐曲
2017年8月,超等蒙古族乡学校的领导,打算成立一个马头琴班,教孩子们学马头琴。
把这事跟乡里一汇报,乡党委、政府立即拍板:尽管组织,有啥困难,乡里解决;缺少资金,乡里资助。
于是,学校开始“招兵买马”。第一批,招来10多个学生。有蒙古族孩子,有汉族孩子,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的孩子。乡政府资助了一部分资金,学校买来马头琴和蒙古族服装,班儿就办起来了。
崔百中,超等蒙古族乡学校教师,汉族人,有点儿马头琴基础。为了教好学生,崔百中一边跟着县里的“高手”临时学,一边又系统拜师学艺。几年下来,自己成了“高手”。那水平,教孩子们学琴,十分轻松。
从2017年到现在,马头琴团队,共培养出100多名马头琴乐手。肇源超等马头琴社团的名字,也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飘到县里、市里。
超等蒙古族乡学校校长刘景波告诉记者,目前超等乡的马头琴团队共有21名学生,既有蒙古族学生,也有汉族学生,还有满族、锡伯族的学生。
在这里,马头琴已不再是蒙古族学生的“专利”,而是成了各民族孩子们共同学习、传承的文化。
竹笔书写出民族情
除了马头琴,学校还有个竹笔书法班。
竹笔书法,为蒙古族所特有。将竹子削刮成片,似刻刀形状,蘸墨书写,讲究推、拉、提、勾、挑,字迹工整流畅,犹如印刷品一般。
早在2013年,超等蒙古族乡学校就将竹笔书法引进课堂。
吴长江,蒙古族人,超等蒙古族乡学校教师。1988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吴长江去杜尔伯特县学习时,发现并喜欢上了竹笔书法。
吴长江想把这一民族文化发扬和传承下去,就和学校领导汇报,成立竹笔书法班。学校领导马上拍板:办。
竹笔书法班成立了,却没有正规教材。学校下令:编撰系统教材的活儿,就交给吴长江了。一年时间,《蒙文竹笔书法》教材完成。省教育厅来超等乡指导工作时发现了这本教材,马上拿到省里进行完善。
目前,现有的竹笔书法班中,共有60多名孩子。其中,汉族孩子就占了20%。同时,这个班里的不少蒙古族孩子,在学竹笔书法的同时,也学汉族书法。楷草隶篆,也都整得贼拉像样。
超等乡,不仅在推广传承民族文化上成效显著,在大众文化普及推广上,成绩也相当出色。
超等乡的少年足球队,就是肇源县的“皇马”。县市级很多比赛,超等蒙古族乡学校几乎包揽前三名,学校也被评定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
排球,就更厉害了,是省市级排球基点校。到目前为止,超等蒙古族乡学校,有1名排球队员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7名排球队员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
“红石榴”映红超等乡
超等乡,全乡有少数民族17个。各民族和谐共处,亲如一家。在文化上,他们既有传承又有共融;在发展上,他们齐心协力,建设着共同的美丽家园。
乡里,成立了红石榴民族文化馆,将全乡7村一场、34个自然屯的民族文化、渔耕文化、民俗风貌进行展示。从2021年8月开馆以来,红石榴民族文化馆,不但成为全乡干部群众参观游览的好去处,还成为学生们的红色教育基地。
超等乡党委书记张希庆表示,超等乡以红石榴民族文化馆为阵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全面推动各民族的文化传承。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全省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超等乡是其中之一。现在,他们正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吴刚 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