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增殖放流是快速恢复野生渔业生态的重要渠道。多年来,肇源县持续向境内松嫩“两江”投放鱼苗,增殖放流,逐步恢复野生渔业和水生态环境。今年,肇源县在南湖区域的嫩江水域一次性投放两个品种400多万尾鱼苗。通过增殖放流的手段,提升水域的野生鱼基础数量。
在黑龙江松嫩农牧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南湖分公司的鱼苗繁育基地,几名工人正在繁育池里装收鱼苗。这些鱼苗将通过不到千米的距离快速的放流到嫩江,本土化、近距离繁育鱼苗已经成为肇源县野生增殖放流的重要方式。这一方式的探索,大大的提升了野生放流的质量。
县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高天宇说:“苗种本地化生产,目前有三大优势。一是成本低。因为在本地培育,减少了运输成本。二是保证苗种的成活率。因为在松嫩‘两江’沿岸上有育苗场能保证苗种成活率。三是能避免外来物种入侵,保证松嫩‘两江’生态平衡。”
肇源县境内有数百公里的松嫩“两江”天然水资源,渔业生产在肇源县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不断的提升渔业生产的产能和品质,肇源县在渔业生产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特别是注重野生渔业的生态平衡,为了更好的发展野生渔业,肇源县每年都通过对上争取、本级财政投入、社会资助等多种方式,加大、加快野生鱼增殖放流工作。仅今年,肇源县就投入近50万元,增殖放流翘嘴鲌、白鲢两个适宜境内水域生存的鱼种,总量达到443万尾,创肇源县增殖放流史上数量新高。在放流现场一艘大拖船上,参与放流的人员快速的将一袋袋鱼苗投放到嫩江水里,让小鱼苗有了更好的天然成长环境。增殖放流目的是为了尽快的恢复野生鱼原有的生态,无论放鱼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的提升。
高天宇接着说:“这次放流一共投放了两个品种。白鲢投放了430万多尾,翘嘴鲌投放了10万多尾。这次放流,为了保证成活率,按要求是投放三厘米以上鱼种。而我们县培育的最小是五厘米,最大是七厘米,非常适合生长。”
近年来,肇源县以“贵”在生态理念为根基,积极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对恢复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放流鱼苗的成活率,肇源县采取了大鱼苗“下水”的办法,让放流质量得以保证,增殖放流正在不断改善着全县的野生渔业生产状态。
在连续增殖放流松嫩“两江”的同时,肇源县还紧盯禁捕和特殊网具的管理和使用,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放管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水生资源的涵养,让渔业生产走上健康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