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罗振宇带着“知识付费第一股”思维造物冲击创业板;两年后,思维造物带着7个版本的招股书申报稿终止IPO。
8月2日晚间,深交所表示,由于思维造物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根据《深交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决定终止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招股书显示,思维造物是一家从事终身教育服务企业,公司在线上通过“得到”App、“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终身学习者提供课程、听书及电子书等产品,在线下,通过“得到高研院”“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等形式,为终身学习者提供通识教育及技能培训服务。
(相关资料图)
除了“得到”、“逻辑思维”之外,思维造物创始人罗振宇本人也是一大亮点。
把知识做成生意,罗振宇并不是第一人。他曾在公开场合多次阐述过创业理念,自称“是个商人”。2016年,罗振宇曾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表示,自己做的是一门服务生意,以拆书和输出观点的形式,帮助用户在学习上“省时间”。
知识付费行业变现难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思维造物目前旗下坐拥“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得到”App、“得到高研院”、“得到训练营”等产品,而业务类型则主要包括线上、线下的知识服务以及电商业务。2018-2020年,思维造物的业绩呈现出波动式下降之势。
以“得到”App为例,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2021年,“得到”App新增注册用户数量超1,200万,2021年用户总数突破4,900万人。但高光时间不长,由于市场推广费用的变化,思维造物付费用户数量出现瓶颈,逐年下滑。2022年的新增付费用户数量相较2019年减少了30万。“如果未及时调整推广战略或相关调整未能奏效,可能会面临App用户等各项指标增长有限或持续下滑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知识付费行业和传统行业不一样,难以形成真正的核心壁垒,其模式可持续性发展方面也是一大问题。
“知识付费赛道入局的门槛并不高,目前没有明确的标准,没有官方认证,谁都可以干,但干得好很难,因为付费给知识原创者的成本很高。”“得到”App中的一些课程,被网友指责知识的专业度不够、实用性不强。时至今日,“得到”App卖得最好的课程之一仍是薛兆丰的早期经济课,内容青黄不接。
目前,在中国国内的知识付费行业中,正如樊登之于“樊登读书会”樊登,吴晓波之于“巴九灵”,“得到”以及思维造物也高度绑定罗振宇。这种模式下,IP的流量对企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当IP褪去热度,逐渐失效,流量流失对企业将产生不利影响。在思维造物冲击A股上市之前,吴晓波旗下的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曾在2019年欲借上市公司全通教育曲线上市,不过最终未果。之后,巴九灵开始做上市辅导,计划单独IPO。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示:“思维造物这家企业已经错过了IPO的最佳时机,现在撤回,一方面可能是财务数据超期问题,另一方面是未来的成长性,尤其是今年的延续数据应该不会太好。A股上市要讲究财务数据的持续上涨以及持续盈利的趋势和能力,从这点来说,思维造物有可能会瑕疵。”
此外,艾媒咨询预计2022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数量将达到5.27亿人,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眼下正处于知识付费的调整期,行业变化中,“知识付费第一股”的到来似乎还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