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把健康码准备好,把手机屏幕调到最亮。”
“这里光线太强,请到这边背阴处扫一下。”
……
【资料图】
9月20日一早,在萨尔图区书香名邸小区,林甸县驰援萨尔图区工作队的教师姜波,正熟练地进行着核酸采集的扫码工作。
不聚集、不交谈、有序顺畅,在核酸采集现场,居民们自觉间隔两米排队等候,采集后立即返回家中。
“我们这个支援团队是8月27日抵达大庆的,到今天已经完成25轮核酸检测任务,我所在的小组一共有5个人,一名护士负责核酸采样,我负责扫码,另外三名成员负责维护秩序,大家分工协作,很是默契。”姜波说。
在这25天里,姜波和组员们虽然身体很累,但居民们感激的话语,为他们增添了许多动力。
“在小区核酸采样时,我们每组工作人员负责五六栋楼,需要入户采集,穿着全身包裹的防护服,反复从1楼到7楼,每当采集任务结束时,大家浑身都湿透了。”姜波说,“累是累,但是居民们的话,给了我们很多鼓励,这些天听到最多的就是‘谢谢’、‘你们辛苦了’。”
在这段时间的核酸采集中,大家也积攒了很多工作经验。为更加安全、准确、高效地完成核酸采集任务,他们采取分时段、分楼栋、分单元的形式开展采集工作。为防止单元居民上下楼过于集中,工作人员通过单元门铃,一户一通知,严格控制人员流量,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特殊人群无法下楼采集核酸的,采取了“点对点”的上门采集服务。
姜波告诉记者,扫码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扫码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核酸采集的整体速度。
为尽可能减少扫码时间,他在不断提醒居民提前准备好龙江健康码的同时,还告诉大家把屏幕亮度调到最大。在有强光的情况下,直接引导居民到背阴处,实现快速扫码。
在扫码过程中,姜波经常会遇到一些拿着老年机的居民,在录入信息时,需要添加手机号,可老人们多数不记得,再向子女询问又比较耽搁时间。
“遇到这种情况,我让老人直接拨打我的手机,这样一来,可快速获得联系方式,录入并上传,节省时间。”姜波说。
采访临近尾声,姜波告诉记者,他女儿已经10个月大了。前几天爱人给她发来一段视频,孩子学会了“新技能”,已经能在地上熟练地爬行了。
每天视频通话时,姜波都会把自己一天的工作向女儿做个“汇报”,虽然她还小、也听不懂,但看到爸爸的面孔、听到爸爸声音,孩子总会笑着伸手去抓。
25天来,姜波和“战友们”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也将继续坚持下去,直到抗疫最后的胜利。
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