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启动上市辅导至今,苦等多年的华厦眼科最终突破上市最后一道门槛,梦圆资本市场。
(资料图片)
10月14日,华厦眼科(301267)披露了最新的招股意向书,拟首次公开发行6,000万股,初步询价日期为2022年10月19日,申购日期为2022年10月24日。
华厦眼科在去年年中期间披露过一次招股意向书,当时它与普瑞眼科、何氏眼科三家公司连续三天披露招股书冲击上市,被市场记住。今年上半年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先后成功挂牌,时至今日,华厦眼科也顺利晋阶。
华厦眼科是一家专注于眼科专科医疗服务的大型民营医疗连锁集团,截至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已在国内开设57家眼科专科医院,覆盖17个省及46个城市,辐射国内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华北等广大地区。2021年,公司年门诊人次达167.14万人次,实施眼科手术的手术眼数达29.28万眼。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度营收收入为24.56亿元、25.14亿元和30.6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3亿元、3.21亿元和4.53亿元。今年前九个月,预计盈利3.95亿元至4.05亿元,同比上年增17.34%至20.31%。
而在A股市场,除了最早登陆的龙头企业爱尔眼科(300015),还出现了光正眼科(002524)、何氏眼科(301103)、普瑞眼科(301239),加上港交所上市的朝聚眼科(2219)、希玛眼科(3309)和兆科眼科(6622)等,队伍已经扩容不少。
在过去的五年间,中国民营眼科医院发展迅猛。2014年到 2018年,民营眼科医院市场规模迅速从约人民币157.7亿元增长至约人民币34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3%。同期公立医院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年化复合增长率约为19.5%。
早在2009年就挂牌上市的爱尔眼科是业内“一哥”,十多年来爱尔眼科一路壮大,市值从2009年上市的69亿元,到现在冲破2,000亿元。
从各家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来看,龙头爱尔眼科依然遥遥领先。2021年,爱尔眼科收入为150亿元,净利润为24.7亿元;华厦眼科收入为30.64亿元,净利润为4.53亿元;何氏眼科收入为9.62亿元,净利润为8,636万元;希玛眼科收入为9.15亿元,净利润为1,787万元;普瑞眼科收入为17.1亿元,净利润为9,389万元。
回看历史,爱尔眼科一直通过自建和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2014年,爱尔眼科成立了产业基金,专门收购并孵化新的眼科医院,因而陆续登陆资本市场的眼科医院基本都在进行着全国的扩张。
今年5月下旬,爱尔眼科发布“定增募集说明书”,预计发行不超过公司5%总股本,募集资金不超过35.4亿元,定增募集资金主要用于7省市的新建和扩建项目,建成后最大接诊量将由目前的不到95万人次/年增至近360万人次/年,增长达到280%,将进一步扩大爱尔眼科的领先优势。
据Frost & Sullivan资料,其预计中国整体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于2024年达2,231亿元,2020-2024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1.05%。
中国是全球眼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根据《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已超6亿。从行业来看,整个眼科行业在稳步增长,行业成长空间广阔。但种种数据表明,如今的眼科市场品牌化越来越凸显,品牌的竞争已经非常明显。虽然行业前景光明,但整体行业的竞争格局短期难以改变。爱尔眼科地位难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