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辉瑞的疫苗让mRNA技术家喻户晓并加速该技术落地,辉瑞的Paxlovid(奈玛特韦)也将3CL靶点药物研发激活并吸引多家企业入圈竞赛。
3CLpro,即3CL蛋白酶,是新冠病毒复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蛋白水解酶,其氨基酸序列在目前已出现的多个新冠病毒变异株中几乎没有变化,属于高度保守的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的重要靶标,也是目前新冠药物开发的热门靶点之一。
由于Paxlovid的投入应用,3CL蛋白酶也进入公众的视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国外,目前已经批准上市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有:默沙东的Molnupiravir(莫诺拉韦)、辉瑞的Paxlovid(奈玛特韦,全球首款针对新冠病毒的口服3CL蛋白酶抑制剂)和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研发的XOCOVA片剂(有效成分是富马酸恩赛特韦);在国内,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是首款获批的国产新冠口服药物。
除Paxlovid之外,国内外也有多项基于3CL靶点药物的研究正在加速推进中,一些已经进入三期临床。
福建广生堂药业(300436)昨晚最新公告显示,旗下创新药控股子公司福建广生中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口服小分子广谱抗新型冠状病毒3CL 蛋白酶抑制剂一类创新药物 GST-HG171 片的 II/III 期无缝设计的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经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特殊审批批准,现首例受试者已于2022 年 12 月 21 日成功入组给药。
GST-HG171是由广生中霖和药明康德合作研发。此外,还有前歌礼制药的ASC11、前沿生物的FB2001、君实生物/旺山旺水的VV993、先声药业的SIM0417、盘龙药业PROTACs也是以3CL为靶点。
泰格医药将作为GST-HG171的主要临床 CRO 公司,将快速在广东、北京、上海、武汉、福建等超过 20 个主要医疗机构开展相关注册临床研究。不过,GST-HG171 项目尚需完成临床研究并经国家药品审评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上市。
自新冠疫情伊始,就有多家药企投入疫苗和抗新冠药物研发,目前,药物主流研发方向为中和抗体与小分子口服药物。需要说明的是,新冠口服药和布洛芬、退烧药等是完全不同的药物,前者是抗病毒,后者是缓解症状。
当下,不少城市刚经历一波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全线缺货。寒冬时节,脆弱人群感染新冠后,单靠退烧药硬扛是不够的。朋友圈里为年迈的父母储备3CL新冠特效药悄然升温,辉瑞Paxlovid的印度仿制药Primovir和Paxista代购火爆。
12月12日,国家明确医疗机构可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多地官宣感染新冠可线上开方配药,但未明确是否涉及新冠小分子特效药。
网售新冠特效药意味着进入个人防护场景,解决可及性问题,但需突破两个瓶颈。一是配送时效。二是Paxlovid和阿兹夫定均为紧急授权批准的处方药,不同于OTC感冒药,网上放开购买安全性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