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埃斯顿面对机构调研时称,2023年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目标为2.5万台。主要下游应用包括光伏、锂电、储能为主的新能源行业、焊接应用领域,汽车及汽车零部件、3C和PCB行业、金属加工行业及其他通用行业,如建材家居、包装、木工机械等。并指出,随着工业机器人成本的降低,以及发展得更加柔性化、智能化,其应用领域也会大大拓宽。长远来说,仍旧非常看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图片来自埃斯顿公众号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制造业的复苏,自动化需求会继续增加,驱动工业机器人销量回暖,为此,埃斯顿营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其中,埃斯顿机器人国内业务在2022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69.95%,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由此驱动季度总营收展现稳健增长格局。第三季总营收为8.87亿元,同比增长19.83%;净利润4395万元,同比大增76%,扣非后净利润更是大增113.6%。
(相关资料图)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主要受益于营收增长以及毛利率的提升,使得净利润保持高增长。第三季度毛利率34.66%,同比去年提升4.34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明显。此外,受益于工业机器人发展红利,要知道,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增则占全球一半,且增速最高,同比增长51%,2021年新增26.8万台工业机器人,目前总共运营数量超过100万台。这一数据来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
我国工业机器人增长,核心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之一,埃斯顿有57款工业机器人产品,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如随着这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增长,锂电制造的机器人需求激增,而这只是其中一个极为细分的应用场景。
得益于新能源对工业机器人驱动,2022年,埃斯顿所设定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目标为1.6万台-1.8万台,2025年机器人出货量目标为5万台。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埃斯顿称:2022年四季度的交付预期会有较大的增加,一方面是部分订单由于疫情防控延迟到四季度交付;另一方面海外克鲁斯的供应链在逐步改善,有助于中国克鲁斯及时实现海外焊接机器人的进口,以完成国内订单的按时交付。
与光伏行业,如隆基股份;锂电行业,如先导智能;家电行业,如海尔集团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3C、锂电、工程机械、家电等行业的智能化工厂均有成功案例。包括埃斯顿也是宁德时代运动控制系统及机器人的合格供应商,目前主要是Scara机器人。
能看出,抓住了下游行业应用的结构化机会,且光伏、锂电等新能源是未来两年主要的市场机会。新能源行业已经逐步成为埃斯顿工业机器人业务的重要下游应用行业,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深度探索机器人和运动控制产品如何满足锂电行业日新月异的需求和日益提升的要求,打造了覆盖锂电行业从前段、中段到后段,已在多家头部锂电池企业里获得批量化应用。
与此同时,埃斯顿按照“通用+细分”的市场战略,扩大下游行业应用覆盖的范围,其次,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日渐明显,机器人产品通过易用性、品质提升获取更多机器换人的商业机会。为进一步支撑发展战略,埃斯顿机器人智能产业园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2023年年中建成。建成后,可以把产能提升至5万台套/年。
不仅埃斯顿,汇川技术同样也展现快速增长态势。睿工业报告指出,埃斯顿、汇川和埃夫特也是凭借在光伏和锂电行业的布局吃到红利,上半年出货增长较快。2022年前三季度,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业务发货超1.2万台,总营收达162亿元,同比增长21.67%;净利润30.85亿元,同比增长23.79%。全年预计营收有望超200亿元。
主要是通用自动化、工业机器人业务取得较快增长,以及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其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以及在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和双碳政策的战略下,智能制造、国产化、结构机会、存量升级、新能源成为新的趋势与机会。汇川技术抓住结构性机会,从智能制造到新能源汽车、低碳化、数字化,都是汇川技术的业务战略。
只是,就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来看,长期由发那科、ABB、安川、库卡四大厂商控制,占据了全球50%的市场份额。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内自主品牌竞争力有明显提升,工业机器人存量稳定增长,国内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居世界首位,以及装机密度仍然有较大可以提升的空间,预示着国产龙头机器人厂商发展势头良好。睿工业数据显示,在国内机器人厂商出货量排名中,埃斯顿、汇川技术、埃夫特位居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前三。
最后,随着数字化推动智能智造、工业数字化发展,各行各业利用数字化新技术,诸如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以此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对此,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指出,在制造业升级背景下,从而驱动对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需求大增,工业机器人订单大幅增长。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致力于深度解读物联网、云服务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