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9日,中国电影股份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有电影第一股。
◇ 8月17日,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上交所敲锣,国有电影企业与资本市场的联姻进一步深入。
10天内的两次敲锣,是中国电影行业的大事件,更是国有文化企业改制的里程碑。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两家企业的董事长,独家披露中影、上影从改制到上市背后的荣耀与艰辛。
上市,是重获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8月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一簇簇金色的麦穗在这里涌动。这是中国电影行业的传统——每逢新片上映,首映式上少不了寓意“大卖”的大麦。但这一次亮相的,不是什么新片,而是中国电影股份公司正式挂牌上市。
几天后的8月17日,也是在同一个地方,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敲锣之后,上影股份董事长任仲伦仍然激动难抑,他回忆起2015年12月30日,刚刚收到国家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通知那个晚上,万千感慨中他竟掩面而泣。
为什么要上市?这要从2003年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启动之初谈起。产业化改革,意味着不管拥有文化事业单位基因的国有电影企业,还是与生俱来就野蛮生长的民营企业,都必须不论出身,在平等的市场环境中竞争。过去,电影的生产资料是国家的,牌照是国家的,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是不能介入的。产业化改革后,国有企业失去了对资源的专属占有权,如果不按照市场机制去运作,大量人才的流失在所难免。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不少曾经大名鼎鼎的国有电影制片厂由于不能适应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失去了项目开发和制作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民营电影企业迅速崛起。要在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就要摒弃事业单位的基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机制对自身的有效约束,于是,上市成为必由之路。
“上市意味着企业不仅要面向自己,更要面向公众。企业的所有财务都要对公众透明化,所有决策都在公众眼皮底下,企业的盈利也有严格的考核标准,这对需要进行机制改革和背着沉重历史包袱的大型国有企业是重大考验,但也是倒逼着你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动力。更何况,国有电影企业的竞争对手不仅是国内其他企业,作为电影行业的国家队,我们还担负着带领中国电影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文化使命。”中影股份董事长喇培康说。
2009年,势头正劲的民营影视企业华谊兄弟挂牌上市,成为国内影视行业第一股。此后几年间,万达院线、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民营影视公司也相继登陆资本市场。而以中影和上影为代表的国有电影企业,却深陷内部机制改革的困顿中难于脱身。以至于有人认为,国有电影企业错过了中国电影与资本联姻的第一个黄金机遇期——2003年全国票房仅仅10.1亿元,此后,产业化改革释放的能量推动票房以每年30%以上的增幅增长,2010年即超过100亿元,而增幅仍然不减。加之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资本对以电影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抛出了诱人的橄榄枝。
“产业化改革之前,中国电影曾经历长达十几年的低迷期,完全是国有企业在坚守阵地。但由于整个形势不好,坚守也就意味着牺牲。2002年是国产电影的最低谷,全国9亿元票房收入,其中5亿元来自国产电影,当时电影行业50万从业人员,等于每人每年只有1000元的收入。这个时期国有电影企业的消耗是巨大的。”任仲伦说,“到了2007、2008年资本市场向文化产业开放时,国有文化企业正处在改造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也很难符合上市的基本要求。这就像龟兔赛跑,民营企业没有包袱,可以轻装上阵;我们背着沉甸甸的壳负重前行,错过了第一轮上市的时机。”
中影股份和上影股份先后上市,国有电影企业正式进入资本市场,意味着国有文化企业改制取得了重大成果,也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原来的国有传统电影企业摆脱了历史上积淀下来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开始跟其他一些比较活跃的电影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现在,我们也可以成为兔子了。”任仲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