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时有媒体抛出“外资退出中国”的报道,引起广泛热议。但是,这些言论缺乏数据基础,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距,不仅引起了不必要的误会,而且对我国市场运行和政策制定也造成了干扰。实际上,我国仍然是全球投资的热土。
从外资构成看,占据主体地位的外商直接投资依然保持增长势头。目前,我国吸收的外资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其中,直接投资看重长期回报,在我国所吸收外资中的比例超过95%,占据主体地位;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属于间接投资,相比之下更看重短期利益,投机色彩较浓,但占比很小。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10年—2015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从1057.4亿美元增至1262.7亿美元,保持平缓上升态势。201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260亿美元,新设立外资企业2.7万多家。这充分说明,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看重长期回报、占据我国所吸收外资主体地位的外商直接投资依然保持增长势头。
从外资来源看,主要外资来源国家和地区依然保持对华投资热情。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近年来中国大陆前10位的外资来源地基本保持稳定,主要包括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比例在90%以上。“十二五”时期,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金额从1062.8亿美元增加到1186.3亿美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16年,韩国、美国、德国、英国和澳门地区对我国实际投入外资规模分别增长了17.6%、47.9%、73.7%、104.6%和291.0%。
从全球直接投资流动看,我国依然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从直接投资流入看,联合国贸发会统计显示,2012年—2015年,流入我国的外资从1211亿美元增加到1356亿美元,呈平稳上升的态势。与同是全球热门投资目的地的东南亚相比,我国外资流入增速高于其整体表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吸收外资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都更强。从直接投资流出看,2012年—2015年,“亚洲四小龙”和主要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速呈大幅波动的状态,增幅最高超过160%、最低时接近-56%。这些国家和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外资来源地,与其对外投资增速相比,我国吸收外资的增速依然保持在合理区间。
综上所述,我国仍然是全球投资热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逐步下降;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相关政策支撑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外资和外贸政策也有相应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外资进入和退出都是正常的。我国经济质量不断提高,必定会带动外资结构发生相应改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外资流入不发生“腾挪”是不现实的。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可以预计,伴随着部分低端外资的退出,将会有更大规模的中高端外资进入。
同时也应看到,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将发生很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三方面因素:一是全球经济低迷在整体上对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造成了负面冲击,这一冲击在短期内还无法完全消除;二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趋势,影响到直接投资在全球的流动;三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的不对称性发展,加剧了发达国家资本回流,压缩了发展中国家的外资利用空间。上述因素既不利于全球经济增长,又对我国引进外资和外贸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在继续为外资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让经济全球化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作者为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