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197天后,深陷“财务造假”舆论的尔康制药(300267.SZ)选择了复牌,与之一道披露的还有一份自查报告。
11月22日晚间,尔康制药公告称,公司经过自查,确认2016年年报存在重大会计差错,净利润预计将减少2.31亿元。对于出现这一差错的原因,尔康制药将之归因于公司国际销售部门未及时将销售退回告知财务部门,从而出现了会计差错。
11月23日,尔康制药有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述结论仅为公司目前自查的结果,证监会层面则仍在进行核查,具体何时有结果暂无法预知。同时她表示,上述自查结果都未经审计,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将在45天内出具。
11月23日复牌后,尔康制药开盘即不出意外告跌停,报10.31元/股。
虚增净利逾2亿元
尔康制药与“财务造假”联系在一起,最早可追溯至今年5月9日。
彼时,有自媒体因尔康制药近年来的核心产品改性淀粉业务毛利率奇高“过于赚钱”,且原料进口数据与海关数据不符,开始质疑后者存在财务造假的嫌疑。该月10日,尔康制药便宣布停牌自查,并在11日接到深交所下发的问询函。
当时,尔康制药大股东兼董事长帅放文否认了媒体质疑的相关事项,三个月后,尔康制药宣布接到证监会下发的因公司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稽查的《调查通知书》。
11月22日晚间,在证监会立案调查结果还未出炉之前,尔康制药率先披露了公司自查后的结果:公司2016年度存在会计差错,预计去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2.55亿元,虚增净利润2.31亿元。
尔康制药此前披露的去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29.61亿元,净利润10.13亿元。由此计算,追溯调整后的净利润约是去年的77.2%。
对于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尔康制药在自查报告中,将其归因于两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正是来自最被质疑的子公司——湖南尔康(柬埔寨)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柬埔寨尔康”)。
尔康制药称,在去年年报准备期间,公司业务部门和柬埔寨尔康未就内部采购备货未实现销售部分在合并报表中进行合并抵消,因此导致财报虚增营收2.29亿元,虚增净利润2.09亿元。
此外,在与国际销售部门的对接中,同样存在沟通不畅,未及时将销售退回按照相关会计原则进行处理的情况,从而出现虚增营收2576万元,虚增净利润2205万元的会计差错。
针对外界质疑的公司进口原料数据与海关数据不符,尔康制药在回复深交所的函中解释,普通淀粉业务与改性淀粉业务的进口原料在海关对应编码中不同,分属两类不同产品,柬埔寨尔康的高额利润便来自于改性淀粉系列产品,而不是普通木薯淀粉。
“公司自上市以来,业绩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原因之一就是能够准确预判且紧跟政策风向,快速完成产业布局,但对政策风向进行预判难免形成误判风险。”上文尔康制药有关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