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管新规正式出台,金融监管趋严预期发酵,期货资管业务该何去何从再度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2017年第13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业内人士指出,在金融去杠杆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资管扩张规模明显放缓,期货资管规模也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不过因“历史欠账”不多,资管新规对期货资管的微观影响仍相对有限。进一步看,通道业务受限后,资管业务必将进入“真刀真枪”时代,越来越多的期货公司正全面转向自主管理,朝着特色化、多元化、国际化的衍生品综合服务商不断努力。
欠账不多 资管新规影响有限
随着金融行业监管趋严,今年以来资管业务规模随之缩水,期货资管也未能独善其身。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合计30.19万亿元,较去年年底的34.48万亿元减少了12.45%;其中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2140亿元,较去年年底的2792亿元减少了652亿元,降幅达23.36%。
资管规模扩张明显放缓,主要归因于资管新政的影响。业内人士指出,资管新规在打破刚兑、清理通道以及配置非标等方面做了相对明确的规定,而过去资管行业的迅猛扩张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刚性兑付+通道业务”的基础上,新规的正式落地将标志着以通道型、套利型影子银行为主的资管模式进入终结,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颠覆性的。
“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要求,还有日前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这些都对期货资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来看期货资管还存在许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中国期货业协会副秘书长吴亚军在会上表示。
吴亚军指出,尽管一些期货公司在制度、流程、内控、应急处置的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总的来看,期货公司一直处在较为严格的监管环境下,且期货资管业务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历史欠账并不是很多。
中信盈时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朱琳同时表示,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兑、消除多层嵌套、统一产品监管,但对期货资管的微观影响并不是很大。
“期货资管的监管一直比较严,我们本来也不能刚兑,而且一直都是净值化管理,再说去年7月后监管加强,期货资管也没来得及做多层嵌套,所以从微观来讲,此次资管新规出台对期货资产管理行业影响不大。”朱琳说。
有舍有得 全面转向自主管理
在资管监管加强的背景下,期货公司通道业务出现明显萎缩,但一些公司加速从通道业务抽身并全面向自主管理转型,在自主管理型产品上实现了较快的发展。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截至2017年10月末,129家期货公司的资管业务发行产品2938只,合计规模2408亿元。从结构上看,主动管理类产品规模达到1480亿元,产品数量2016只,同比分别增长97%和73%,而分级结构化产品的数量为220只,金额合计418亿元,同比分别减少71%和85%。
吴亚军点评称,这几个数据的变化呈现出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风险降低、合规水平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提高等特点,也说明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这几年,期货公司的商业模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演变,我们的经营内容也在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经纪业务时代只能为客户提供行情、资讯、交易、结算这些通道服务,已经开始步入‘专业+平台+资本’的时代,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化、一揽子的服务。”宏源期货董事长王化栋表示,在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中,期货公司这几年形成了很多特色产品,比如期货公司在量化、对冲、FOF等利用金融工具方面是专业的、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