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警方日前通报近十年来侦破的最大一起虚开增值税发票案。3名犯罪嫌疑人为帮企业逃避税收,竟开了190多家“开票”公司,通过虚开发票,短短数月非法牟利2000多万元。
案件也揭开了“偷税漏税”背后的地下产业链。那些声称“花3个点的手续费,避17个点的税”的“开票”公司,到底用了哪些伎俩?
3人开了190多家“开票”公司帮逃税
“注册的公司名称五花八门,各行各业都有,只是徒有虚名,为了方便‘服务’不同的企业而已。他们从不正经做生意,只做一件事:向税务部门申领发票,帮企业消减账面增值,逃避增值税。”侦办民警、武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四大队民警周游说。
自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以来,“增值税”已基本取代传统的“营业税”,不法分子就盯上了这背后的“商机”。
据了解,我国增值税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税款抵扣”办法,只针对商品在流转中的增值部分征收。也就是说,一件商品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再到批发、零售、消费各个环节,相关企业只需对本环节增值的部分纳税。
在这种“销项-进项”的抵扣中,税款实现分环节的科学结算。相对于以往按收入计算的营业税,增值税避免了重复征税,极大确保税收公平。
然而,“营改增”后,商品无增值,则无增值税;增值越大,企业对应的赋税责任也越大,这让一些企业想方设法逃避纳税义务。
据业内人士介绍,对于一些增值空间较大的房地产、金融、建筑等企业,由于行业利润率和对应的“销项”税额已公开透明化,有的企业故意做大“进项”税额,夸大成本,刻意削减商品的账面增值,以此达到少交、甚至不交税的目的。
这种潜在需求,催生了专门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地下“开票公司”。
据办案民警介绍,2016年,3名嫌疑人从外地流窜至武汉,非法大批量购买他人身份证,冒用他人身份办银行卡、电话卡、注册微信、QQ,并租赁房屋。
在前期“准备”妥当后,3人开始疯狂注册公司,找来闲散人员充当公司法定代表人,注册了191家企业,多到连名称都记不住。
疯狂申领8.5亿元发票卖向全国
据办案人员介绍,3名嫌疑人注册公司后,请来两位武汉的专业会计“入伙”。他们用税务登记证副本、购买发票审批表、企业公章、法人私章、发票专用章等材料,去税务机关领取发票。
这一异常举动引起相关部门警觉。2016年11月底,国税部门发现多户“首次领票超量”新办商贸企业。正常企业首次申领一般为25份,而这些企业首次申领发票就反常要求增量200份、500份。企业登记注册的均是虚假地址,申报进项税额是虚假农副产品收购凭证。
武汉警方和税务稽查人员查获嫌疑人注册的“开票”公司共191家。正常公司领取发票后,都会按期进行纳税申报,但这些空壳公司并不存在任何商品交易,所以无法进行纳税申报,首次领取发票后,这些公司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被嫌疑人成批放弃。
短短数月时间,这些公司申领发票9500余张,价税合计约8.5亿元。发票被卖向北京、上海、天津、安徽、重庆等27个省市。国家税务总局根据武汉上报的线索进行二次关联,对有异常开票行为的1625家公司进行了锁定。
据了解,这1625家涉事公司当中,既有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开票”公司,也有逃避税收的实体公司,有些甚至是在当地成规模、业内有名气的企业。
以身试法获2000多万元暴利
2017年8月10日,该案5名嫌疑人被警方控制。
虚开增值税发票是一项危害国家利益、扰乱税收秩序的违法行为。办案民警解释说,例如,企业以每套100元的价格买入一批半成品桌椅,加工后又以每套200元价格卖出。此环节中,企业把半成品的变成了成品,每套桌椅增值了100元。
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作为一般纳税人,这家企业应为每套桌椅增值的这100元交纳17%增值税,也就是17元;加工100套,增值部分就是10万元,需对应交税1.7万元。
“企业以3000元的价格,从‘开票’公司买来一张虚开的、并没有实际交易的10万元增值税发票,借此证明自身已完税。实际上,从头到尾,没有一分钱税收进入国库,这3000元进了开票公司的私人腰包。”办案人员说。
武汉警方介绍,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靠开具发票金额的3%―6%的提成,也就是所谓的“手续费”,非法获利2000余万元。在这起案件中,虚开的增值税发票给国家带来数亿元损失。
12月12日,武汉警方以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将5人依法移送起诉。
根据最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冯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