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迎提速好时机,民企参与破解融资障碍
资料图:图为防城港核电项目。中新社记者 钟欣 摄
“发展不平衡,但市场还很大。”世界核能协会中国区总监Francois Morin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如此形容当前全球核电的市场格局。
这也是近日GNIS·核能投资论坛上,与会者的一致共识。在他们看来,中国核电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未来20年发电量占比或翻两番。当前也是“走出去”提速的好时机,而首先要解决的障碍是融资问题,目前首个“吃螃蟹”的民企已经出现。
中国核电仍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1954年苏联第一台民用核电开始,发达国家的核电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但随后美国三哩岛和苏联切尔诺贝利两起核事故减缓了世界核电发展的脚步。而随着石油攀上每桶一百多美元的高峰,核电发展再次复苏。不过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又让阴影重现,以德国、瑞士等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决定放弃核电。
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核能工程系博士杨汉新看来,弃核背后不仅是安全性的考虑,还有能源需求放缓、可再生能源冲击等诸多因素。事实上,现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电力,对发展核能较为迫切。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31个国家有448台核电机组在运,总装机容量4亿千瓦,占全世界发电量的10%左右,高峰时曾达到16%。同时,截至2017年7月1日,正在建设、拟建的核电机组分别为59台、160台,市场规模接近1.2万亿美元。
Francois Morin用一张彩图做了更为详细的分析和说明。从中可以看到,全球有45个国家正在积极考虑开发核能项目,例如阿根廷、白俄罗斯、孟加拉国、中国、巴西、芬兰、匈牙利、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罗马尼亚、英国、俄罗斯、斯洛伐克、阿联酋、土耳其等。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新增1000GW核电装机容量,能够占到总发电量的25%。
中国被认为将是重要力量之一。根据《中国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2020年全国核电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规模3000万千瓦以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已经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37台,在建核电机组19台。核电装机容量位列世界第四,发电量超过日本,进入全球前三名,在建核电机组连续多年世界第一。
过去的一年,中国《核安全法》正式出台、《保障核电安全消纳暂行办法》下发、示范快堆工程土建开工,而不及预期的是,年初计划开工的8台机组最终仍静待核准,三门AP1000首堆未能如期投产,甚至未完成装料节点。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徐玉明认为,中国核电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他分析称,核电是目前唯一可以大规模代替煤炭、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电力的能源,在中国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而且当前核电装机及发电量比例很低,有足够的发展空间。预计203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可达100GW至120GW,核电发电量占比达到8%左右。2040年以后,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0GW,发电量占比接近目前11%的世界平均值,比现在翻两番。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核电发展也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安全、经济性、自主创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等。第三代核电建设普遍出现工期延误、建造成本增加问题,而且经济和电力供求关系进入新常态,竞价上网、限制上网电量等措施降低了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落子一带一路“走出去”提速
与国内市场的“平静”相比,中国核电“走出去”却是火热很多,以“华龙一号”为主打的自主研发核电技术已成为国家高层积极向海外推广的国家名片。
2017年11月21日,中核集团签下了“华龙一号”海外第三台机组合同,而此前“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K2项目已完成穹顶吊装,进入设备安装。同年11月16日,中国广核集团华龙一号英国通用设计审查正式进入第二阶段,采用华龙一号技术建设的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也进入厂址勘查阶段。
据了解,中广核已与捷克、肯尼亚、泰国等20余个国家的对口企业或政府主管部门签署核电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意向书。中核也斩获颇丰,与阿根廷、埃及、沙特、伊朗等多个国家取得了核能市场开发的实质进展。
徐玉明表示,中国已经建成了完整配套的核电工业体系,核电主要设备制造能力位居全球第一,核电建造能力世界第一,而国际上有着发展核电的巨大需求,这是中国核电“走出去”非常好的机遇。
杨汉新也认为,与国外的核电发展有所隔断不同,中国核电这三十年来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经验积累非常丰富,出海有着技术、资金、成本、工期、政策等多方面的优势。
在FrancoisMorin看来,中国核能走出去的步伐不能放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应该努力发掘的市场。同时,在西欧、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老化的电厂要淘汰,一些新的反应堆要建立,中国是有机会和实力去开发这块市场的。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到2020年全球将新建约130台核电机组,到2030年前这一数字将达到约300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周边国家将占到新建机组数的约80%。
破解融资障碍民企首个吃螃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核电项目拥有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但核电项目在落地过程中,具有技术含量高、资本投入大和投资回报时间长的特点。“当前推动核能最大的障碍是,如何将其与全过程的绿色金融结合起来。”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称。
据徐玉明介绍,当前中国整个核电产业链中,设备环节有民营企业参与,但核电厂还没有,主要是以中核、中广核和国家核电三巨头为主。而在海外投资并购方面,中国企业参与核电项目投资较晚,资金来源也以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主,缺乏相关民资的身影。
2017年10月成立的海核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海核能源”)要做首个“吃螃蟹”的民企,董事长邱臻认为,身处全新能源时代,仅靠政府基础建设预算,完全无法覆盖全部核能新项目融资和旧设备升级的需要,为核能项目提供融资工具,填补自由市场的空缺尤为重要。
因此,海核能源的定位是全球核能金融服务商,致力于提供核电能源项目投资和融资整体解决方案,专注于为世界能源项目提供资本市场的系统服务。据了解,2017年11月27日,海核能源在伦敦成立分公司,启动全球核电投资计划,目前正在英国洽谈一个小型堆项目。未来还会选择在法国、南非和韩国开分支机构。记者 王璐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