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们这个地区第一批完成备案的平台只有个位数,目前大家都是在争分夺秒,因为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多家网贷(P2P)平台高管如是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最近两年,作为互联网金融崛起的代表之一,P2P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不少问题和争议。根据监管层给出的时间表,P2P平台最迟应于6月底前完成整改验收、备案登记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强监管将持续,互金平台应放弃侥幸,扎实做好合规备案工作。预计各省市首批公示备案的平台只会是“凤毛麟角”,2018年行业将迎来一波较大的整合、出清。
强监管加码
2018年央行工作会议明确,积极稳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推动建设互联网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日称,将探索把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监管加码的同时是P2P平台备案进入冲刺阶段。
根据监管层给出的时间表,今年是P2P网贷平台备案元年。目前,已有多个省市下发P2P平台验收指引、通知等文件,引导网贷行业合规发展。
广东省监管部门8日表态,2016年8月24日后新成立的网贷机构将不予备案;2018年4月底前完成主要网贷机构备案登记,4月底未通过备案的必须在6月底前完成整改后申请备案。问题严重的平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缓期一年。此次广东地区(不包括深圳)备案不会分批次进行,而是一次验收,6月底前无法通过的可能会被引导有序退出或取缔。
7日,厦门市发布《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提出即日起开始接收网贷平台验收申请,截止日期为3月15日。此前,上海、深圳、江苏、江西等地已陆续下发网贷备案细则。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和上海的监管部门都已表态不会对网贷备案设置数量限制。北京P2P平台验收备案只求质量,不求数量,通过一家备案一家。上海P2P平台备案从严把控,不设指标;合规一家,确定备案一家。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互联网金融监管逐步建立起从无到有的框架,未来的监管取向应是补齐短板,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更不错位。“监管和鼓励应结合,互联网金融毕竟是代表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中国金融业起到了类似‘鲶鱼’的效应。比如近年商业银行互联网化发展较快,外来机构的崛起是重要原因,对可能形成风险隐患的方面一定要补齐短板。”
平台备案“竞速”
“P2P行业合规备案正在紧张进行,但时间非常有限。”网贷之家CEO石鹏峰表示,预计在6月底之前拿到备案的平台不到2017年底运营平台的三成甚至更少,而在四五月各省市第一批公示备案的平台可能只是凤毛麟角。
人人聚财创始人、CEO许建文坦言,对平台来说,合规备案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要攻克的难点,也有大量的细节问题。“比如业务类型是否符合小额分散的要求,存量违规业务能否化解,能否做到用户和平台资金隔离等,这些都是平台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如果在规定时限内未完成,就只能‘一票否决’。而信息披露、投资者教育、宣传方式等方面的合规要求难度稍低,但同样是合规的配套工作,需要进行细致梳理。”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风险研究室联合发布的《2017年网贷评级报告》显示,从全国来看,预计能够拿到首批备案的平台不超过400家。据上海互联网金融评价中心分析,近500家平台无力迎接备案,会选择退出。
石鹏峰认为,目前P2P平台合规整改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存量违规业务整改压力大,尤其对于此前那些借款周期很长的业务,难以强制要求借贷双方提前终止借贷关系;其次,符合相关条件的银行存管对接上线的工作量极大,且存管银行的合规性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比如要求存管银行需通过中国互金协会的专门评测,而目前该评测的白名单尚未确定,再加之不少地方有存管银行属地化要求,可能导致有些平台已经对接的存管银行最后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对接。”
石鹏峰透露,当前备案所需提交材料的准备工作量极大,包括业务本身的整改、律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平台提供的业务专项披露报告(或自查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网安部门出具的相关等级保护评测结果等,这些准备工作至少需要2个月。另外,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备案审核与公示流程所需时间较长,导致很多平台赶不及6月底的限期。“根据之前各地公布的备案和监管细则,按照正常审核公示流程,可能需要4个月以上,而像上海、北京等地还需要区一级和市一级两个层级的审核,全部时间累计可能需要6个月以上。这还不包括平台可能存在材料有问题被退回,需要重新提交的时间。”
为保证行业去粗存精、汰弱留强,石鹏峰建议,应特别注意防范在限期整改备案过程中极易发生的次生风险,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教育,通过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让更多主体加入到对行业的监督中来。
“放弃侥幸,放弃幻想,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合规——合规制度的完善,合规组织的建设和合规文化的塑造,如此才能够及时跟上动态规范。”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看来,动态合规和以前公关式的临时性的合规大不一样,必须做到五化:专人化、机构化、制度化、体系化、常态化。
拥抱技术成共识
在备案大限渐行渐近之际,P2P行业加速优胜劣汰。网贷之家研究中心发布的《P2P网贷行业2018年1月月报》显示,截至1月末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数量为1906家,相比2017年12月末下降25家;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已经达到4110家,较2017年12月末增加73家。与此同时,行业贷款余额仍然稳步上升。截至1月末,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增至12493.9亿元,环比2017年12月底增加了2.03%。
“谁能够过了这次的‘备案关’,谁就会迎来严冬后的春天。”石鹏峰表示,通过备案之后,合规运营的平台会迎来规范、健康、宽广和极具前景的市场环境。因为平台数量在不断减少,而业务需求并不会因此降低,反而会随着行业规范发展稳步增长。
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备案之后,P2P行业的融资、IPO等有望进入“新时代”。《2017年网贷评级报告》显示,种种迹象表明,市场对P2P的热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随着备案大限的临近,网贷平台备案的价值越来越被看好。不少公司突击入股P2P平台,直接询价想控股或入股P2P的公司也越来越多。
东方证券分析师张颖认为,2018年常态化的金融强监管迫使高风险外溢性的互金企业逐渐转型或出清,拥有或拥抱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并切实融入实际业务流程和场景,使得风险识别与防范、运营成本和效率、产品创新以及客户体验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的相关主体将获得竞争优势。
中金公司分析人士指出,行业准入门槛的提升将利好那些已通过申请/收购获得各类金融牌照、积极拥抱监管进行合规经营的互联网龙头,看好互联网平台依靠自身积攒的基础技术和领先能力,赋能传统金融机构,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地服务更广泛的人群。
近12个月累计P2P问题平台数量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