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基金将从市场彻底消失。”多家基金公司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表示,4月底出台的资管新规,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这意味着,目前存续的保本基金将面临清盘或转型为灵活配置基金。
临期产品面临保本压力
虽然资管新规今年4月才公布,但监管层近年来一直推进打破刚性兑付。2016年10月后,市场上再也没有新增的保本基金。上海某公募基金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表示,保本基金产品大爆发集中在2015年和2016年,由于产品锁定期一般是两到三年,这也意味着,今年和明年是保本基金集中到期的时候。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共有30只保本基金到期后转型,包括国投瑞银、建信、诺安旗下多只保本基金。从转型方向看,混合型是保本基金转型后的最主要类别,其中包括灵活配置型、偏债混合型等,灵活配置型又是一大主力,共有20只保本转灵活配置。
数据统计,目前有3只保本基金单位净值仍低于1元面值。将于9月25日到期的中融融安二号保本,截至7月2日的基金净值为0.983元,另外两只跌破面值的保本基金单位净值分别为0.9860元和0.9920元。
由于担保机构承担了风险,保本基金的管理费相对较高,即便最终到期保本,持有人这几年的投资收益也微乎其微。但对于初始认购的投资者来说,中途赎回又需要支付较高的赎回费(一般为1.5%),在基金收益本来就不高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因赎回造成实质性的亏损,持有到期也许是更明智的选择。
转型前景总体不乐观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很多保本基金的收益率远远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甚至远不如货币基金的收益。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有13只保本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负(截至7月2日),即便今年以来收益率最高的广发稳裕保本,涨幅也仅为3.52%。
“保本基金大部分投资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股市这块以前主要靠打新股,随着打新政策的调整,这一块收益基本没有了,所以近年来投资债券的比例在不断加大。”上述沪上公募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表示,不少保本基金的债券配置比例都超过了九成,“今年债基踩雷事件频发,净值剧烈波动,这种现象很可能在保本基金身上重演。”
《金证券》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基金公司对保本基金的转型前景并不乐观。
深圳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存量的保本基金只有清盘或转为灵活配置基金两条路可选。“从市场上已结束保本周期的产品来看,基金持有人多数选择赎回。毕竟,原先吸引持有人的主要是保本两字。”如果保本基金的规模本身就很小的话,转型后的一定是“迷你基”,最终还是要面临清盘的命运。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清盘的基金数量高达159只,超越以往历年的清盘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