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辽宁保监局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对区域涉赚非法商业保险活动线索进行排查的通知》(下称“《通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需要排查的有一些财富咨询、投资和服务公司等采取“境内宣传、境外签单”的形式变相销售境外保单的行为,主要销售香港保险产品;还有一些公司非法经营商业保险业务、非法经营保险中介业务的行为。
一位保险中介结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仅是辽宁保监局,各地监管部门前后都有类似排查。
取缔境外保单地下路径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数据显示,2007-2016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从52.49亿港元增长至726.88亿港元。
正是瞄准了这一商机,一些境外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保险代理人,采取在内地设立理财类公司或与内地保险代理机构进行合作,对境外保险产品进行推销,形成了“境内签单、境外承保”和“境内介绍、境外签单、境外承保”等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的情况。
这些财富投资公司通过发展下线销售渠道,以讲座等活动名义在国内直接进行香港保险产品销售业务;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接介绍香港保险产品,甚至推出促销方案;在微信朋友圈宣传香港保险产品等。
华南保险业资深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无论是境内签单、境外承保还是境内介绍、境外签单、境外承保,都构成了境内销售境外保险产品的行为,这是违反《保险法》相关规定的。”
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境外保单在销售中也存在猫腻。一位保险代理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例如,香港保险产品红利演示并不受限,多采用6%以上的高收益率进行分红演示,但这并非保证收益,一些财富投资公司可能存销售误导的行为。”
不仅如此,前述保险代理人续称,一些财富投资公司会将目标客群锁定在一些中小企业主身上,在宣传境外保单时强调购买境外保单可以避税、避债。
不过,近两年,香港保险产品已有降温迹象。2018年,香港保监局披露的2017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显示,2017年,香港保险业内地访客保费508亿港元,占比32.6%,相较2016年内地访客保费的727亿元下降逾30%。
原保监会曾发布《关于加强对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行为监管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无论是境内咨询、理财、保险中介等机构还是个人,收受境外机构利益,在境内以产品说明会、理财高峰会、理财知识讲座等名义宣传、推介境外保险机构保险产品的行为,或者安排有意投保境外保险产品者赴境外投保的行为,构成促成交易而开展宣传、招徕的销售境外保险产品的行为,各保监局应该依法予以查实、取缔和处罚。
规范保险、保险中介业务
《通知》还提及,一些财富投资公司、商务信息咨询公司等非法经营保险中介业务的行为。比如,将保险卡通过业务员向投保人进行销售,然后再将投保人信息传递给有投保渠道的公司拼凑成团单统一向各省的保险公司投保团体意外险。
此外,还要求排查一些保险中介机构非法经营保险中介业务的行为。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18年7月,全国各地保监局和保监分局共发布103张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金额共计1725.2万元。其中,各地保险监管机构共对27家保险中介机构进行了处罚。
例如,微易保经纪被罚50万元、安诚保险销售48万元、乾坤保险代理40.5万元、合众保险代理35.4万元、神华保险代理20万元等。
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投保职业责任保险的累计赔偿限额不合规、委托未取得执业证书的人员从事保险经纪业务、未按规定制作使用客户告知书,以及未按规定制作使用客户告知书、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等。
一位保险中介机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保险中介行业存在一些灰色地带和潜规则。“例如,有的保险中介生存发展不靠做业务,而是靠为保险公司虚挂业务、过单套费,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此前不久,银保监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保险服务的通知》,针对保险服务中存在的销售行为不规范、理赔服务不到位、纠纷处理不及时等突出问题,从严格规范保险销售行为、切实改进保险理赔服务、大力加强互联网保险业务管理、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四个方面对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