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资管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下,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在快速发展7年之后,从去年开始正经历着“转型之痛”,格局正在重塑。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资产管理业务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1.4万亿元。
其中,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3.27万亿元。具体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的产品数量共有18060只,其中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的产品数量为13464只,占比达74.5%;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产品数量共计3705只,占比20.51%;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私募基金共计891只,占比4.9%。
事实上,券商资管业务正显现出四大变化,业务格局正在重塑。
一是从整体规模来看,券商资管业务规模已连续8个季度下滑。自2017年一季度达到历史最高规模18.77万亿元后,券商资管业务规模逐季下滑至13.27万亿元,两年以来下降5.5万亿元。与此同时,公募基金规模已于今年3月底达到13.94亿元,正式反超券商资管规模。
对此,光大证券赵湘怀预计,2019年“去通道”的态势将延续,券商资管规模将继续下降。但随着券商积极转型、主动管理,预计“去通道”影响将边际减弱。
二是整体规模下滑的主因是定向资管计划规模的大规模下滑。具体来看,定向资管计划规模(也称单一资管计划规模)和集合计划资产规模在近两年相继下滑,由16.06万亿元和2.29万亿元分别下滑至10.8万亿元和1.99亿元,下滑了5.26万亿元和2977亿元。不难看出,定向资管计划规模下滑占总下滑规模的95.6%,成为券商资管业务规模下滑的主因。
对此,一位资管业务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资管业务转型的趋势下,券商资管业务正面临着一场“攻坚战”。
近日,备受关注的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构想也正式落地。太平洋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助理沈宾对此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出现,对券商资管带来了资产端和资金端的巨大变化。
而赢得这场“攻坚战”是要回归主动管理业务,这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东吴证券胡翔表示,2019年以来,主动管理能力造成业绩分化,券商资管规模有序压缩。龙头券商主动管理基数较高,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业务价值率推动业绩增长。中小券商如何在资管业务中突出重围,成为一大难题。
三是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私募基金发展迅猛,规模飙升。《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发现,近两年,直投子公司的直投基金规模增长迅速。从2016年年末的2671亿元已增长到2019年一季度末的4846.43亿元。虽然该存量在券商资管整体规模占比并不高,但券商私募基金的发展态势却显而易见。
事实上,近两年来,各大券商直投子公司对于券商业绩贡献度显著提升,尤其是龙头券商不断加大对于私募股权投资的关注度。
据悉,2018年,中信证券私募股权基金子公司金石投资完成对外投资超过20亿元,截至2018年年底,金石投资在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15只,管理规模约400亿元;广发证券私募股权基金子公司广发信德成绩也十分突出,其在2018年共完成46个股权投资项目,投资金额近30亿元。已完成243个股权投资项目投资,其中有20个项目已通过IPO上市,有60个项目通过上市公司并购实现退出。
对此,长城证券分析师刘文强表示,未来券商直投业务,尤其是龙头券商直投子公司,将迎来进一步发展。他表示,一方面券商直投子公司同母公司之间存在正向的协同效应,相较于其他的私募机构,券商直投子公司纳入母公司风控体系,风险管理控制方面要更加严谨规范;另外龙头券商直投子公司也将在母公司的品牌效应和其他业务板块(尤其是投行科创板跟投)的带动效应下迎来更明朗的业绩前景。
四是专项资管计划项正式退出券商资管业务统计数据当中。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日表示,自2019年一季度起,定期公布的资产管理业务统计数据将不再包括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备案制之前经证监会审批证券公司设立的专项资管计划。
事实上,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从2017年开始,该数据统计先剔除了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证券公司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产品。ABS产品规模早已不再计入到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当中。
总体来看,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随着资管新规、银行理财子公司等监管政策落地,统一、全面和严格的监管也将会重塑行业生态。证券市场运行生态和资产管理行业格局将发生很大变化。而未来券商资管行业在走向规范化成长轨道上,值得市场持续期待。见习记者 王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