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陈炜:进入7月份,上半年GDP增速、货币和信贷、进出口贸易等宏观数据即将出炉,今日,本报聚焦上半年经济金融数据预测,进行相关采访和解读。
■本报记者 苏诗钰
进入7月份,今年二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即将陆续公布。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有多家机构对经济增速做出预测,较多机构分析师认为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3%左右,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0%至6.5%的政策目标。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来看,近期中国制造业已经止跌企稳,非制造业与服务业持续保持在比较高的景气水平,说明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减缓。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长6.3%,三季度保持在6.3%,四季度可能为6.2%,全年平均维持在6.3%的水平。整体来看,符合市场预期。
中国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对二季度GDP作出预测,指出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趋紧,从国内来看,政策和市场环境均趋于好转。一是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作出了具体部署,这些政策在二季度集中实施并开始显效。二是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市场利率有望进一步下降,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增强企业投资经营能力和意愿。三是受政策和经济规律的共同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将继续较快增长,新动能将持续增强。总体判断,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3%左右。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表示,从生产情况来看,预计6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将小幅上行至5.2%。从投资情况来看,6月份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继续维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小幅上行至5.7%。6月份食品价格方面,多数细分项保持平稳,但鱼类、水果、肉类价格上涨显著,支撑价格保持稳定上涨,对社零带来一定支撑。预计6月份社零增速将回落至8.3%。整体来看,预计二季度GDP增速6.2%,一季度信贷刺激的效应在二季度开始下降。后续GDP增速主要看基建在政策刺激下能够释放多大的动能,以及刺激消费的政策何时发力。
中信建投宏观与债券研究首席分析师黄文涛表示,从高频数据与PMI指数看,6月份生产数据依然偏弱但下滑趋势或暂缓。PMI指数与上月持平,发电耗煤量同比依然负增但跌幅收窄,高炉开工率月度均值同比增速小幅转负。考虑到工业增加值增速二季度较一季度回落近1个百分点,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回落至6.2%左右。
从货币政策走势来看,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短期内在总量层面加大宽松力度的必要性不高,诸如全面降准、降息和扩大专项债规模等政策,更多应该作为政策储备来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更为严峻的局面。目前政策的核心依然是提高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加快各项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和实施,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的出台把货币和财政资金引入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