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前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近日,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会上表示,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清洁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的特点,是适应市场要求的最佳选择,未来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
在这一背景下,小米、哈罗等众多企业加快向新能源领域跨界布局,而新能源两轮车市场也成为“香饽饽”。
有分析认为,随着新能源出行市场的升温,不排除后市大环保概念持续扩散的可能性,即当前在低位的相关板块,未来可能出现跑赢大盘的情况,尤其是那些业绩持续增长的低估值股票。
近日,被外界称为“电动车第一股”的雅迪控股,也迎来大股东的大手笔增持,并加快向上下游布局。
两轮电动车市场需求巨大
雅迪控股大股东再增持
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一大蓝海,相关技术革新引发各界关注。近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要靠绿色经济的增长。他认为,过去把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对立,但如果看成更宽的经济体系,实际上,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在做减法,也在做加法、做乘法,绿色发展对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消费动能和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科技委员会联合主席欧阳明高认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正在高速发展,根据规划2035我国要迎接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电动汽车新时代,届时全球新能源汽车有望达到年度新车销量的一半。新能源汽车在接下来的几年将从初级阶段经历新能源和智能化双向并行发展,进入新时代。
新能源产业引发各界关注,相关概念股也成为香饽饽,部分公司股东不惜拿出真金白银增持。7月11日早间,雅迪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兼控股股东钱静红及公司一名控股股东全资拥有的公司方圆投资有限公司已按平均价每股约1.67港元,购入合计715万股公司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钱静红配偶兼公司控股股东董经贵及钱静红拥有合计19.99亿股权益,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66.6%。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公司股价处于较低水平,雅迪控股大股东增持或是看中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引发一支资本市场的“隐形巨头”甚嚣尘上。雅迪控股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该财年实现营业收入99.17亿元,同比增加26.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加6.5%,当年电动车销量503万台,较去年同期涨近25%,创行业新高。从账面上看,公司现金流较为充裕,被外界称为“电动车第一股”。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雅迪控股如此大手笔的背后,是两轮电动车行业万亿级增量市场的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两轮电动车日均骑行需求巨大。中国是电动车王国,我国自行车日均骑行需求超2亿次,而两轮电动日均骑行需求超过7亿次,体量是自行车的3倍以上,两轮新能源电动车目前处于蓝海阶段。
据机构预测,到2022年,中国的两轮电动车销量将超过3490万辆,较2018年增长27%,海外市场的销售量也将突破到1640万辆,较2018年增长空间高达50%。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目前行业保持一定增速,但行业格局初定。根据中自协的数据显示,2018年电动两轮车的总销量约为2600万台,十大电动车品牌总销量则约为1600万台,占据行业六成以上。其中,雅迪占比19.4%,销量居首。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此前两轮电动车门槛较低,行业进入者较多,部分中小品牌凭借价格优势抢占了低端市场。但随着标准的逐渐建立,电动车产业技术门槛进一步提高,加之成本上涨,小企业生存艰难,行业洗牌也已来临。
跨界寡头深度布局
行业集中度提升加速洗牌
近日,有消息称,小米公司跟一汽奔腾汽车联合推出了一款电动车,被业内视为是国产电动车的跨界创新亮相。
而行业内布局已久的雅迪控股,在高端领域深度布局后,又将触手伸向了上下游,在近日推出了石墨烯电池,引发业界关注。
新能源产业分析人士认为,电动车行业长期存在着电池不耐用、充电慢等难题,电池技术的革新,也正在导致行业格局发生变化。石墨烯电池从根本上克服了这些难题,给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电动车上的标准也不断完善。三年前,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开始实施。
去年5月份,四部委针对电动自行车行业出台多项政策,全面提升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要求,增加、调整了多项指标。2018年7月份,市场监督总局、认监委发布规定,电动自行车行业产品将由许可生产转为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行业将告别生产许可制度。新国标的严格执行加上3C强制认证抬升行业门槛,出清低端落后产能,有利于高端生产工艺与优质产能的企业发展。
欧阳明高表示:“新标准打破传统技术,着力改善充电设施的安全性和兼容性,这一标准在不增加车辆使用成本的基础之上,对企业电池技术和安全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企业自身在产业和结构上调整,不符合标准或者实力不强、调整不快的中小企业将被清理出去,加速行业洗牌。”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电动车行业发展二十多年来,同质化、价格战是行业的痛点。新国标的出台和实施,从技术层面上为行业设立门槛,倒逼全行业向高端化调整,也进一步推动了整个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有实力企业有望呈现“马太效应”,而实力不强、技术落后者将被淘汰出局。记者 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