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基金经理表示:“保本基金的全部退出,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们不能对保本基金难以忘怀,保本基金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时代。”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明山
国庆节前,公募基金市场上最后2只保本基金发布了“保本周期到期及转型安排”的相关公告,加上此前选择清盘和转型的百余只保本基金,保本基金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从2003年6月份第一只保本基金成立,到今年9月底最后两只保本基金到期后转型,公募市场上运行16年之久的保本基金正式谢幕。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16年间,公募基金市场上共成立过169只保本基金,在2017年年初时规模曾达到巅峰——超3000亿元。随着监管层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及后续的资管新规,保本基金在近两年快速完成清理,169只保本基金中,有21只选择了到期后清盘,另外148只则选择了转型。
历经16年完美退场
2003年6月份,南方避险增值基金正式成立,该基金以51.92亿元的首募规模提前结束募集。值得一提的是,南方避险增值基金在产品名称上并未表明“保本”二字,但在产品的设计上的确采用了保本策略,并首次对投资者做出了保本承诺,这是公募基金市场上第一只保本基金,也是运行时间最长的一只保本基金。
然而,在第一只保本基金募集火爆后,之后保本基金的成立则是“不温不火”,从2003年到2014年,共有65只保本基金陆续成立,大部分产品的成立规模也是刚刚达到“及格线”。
直到2015年,A股市场主要股指大幅震荡,投资者冷静下来后,纷纷意识到本金安全性之重要。保本基金此时恰好进入了投资者的视野,“保本保障机制”、“保本投资策略”等标签深深地刺激着有强烈避险需求的投资者,基金公司抓住时机布局保本基金产品,保本基金数量和规模迅速井喷。
数据显示,2015年和2016年陆续成立的保本基金共有103只,截至2017年年初,保本基金的总规模已经超过了3000亿元。保本基金的快速兴起,很好地满足了彼时投资者的稳健投资需求、丰富了公募基金理财产品类别,不过,基金公司承诺的“连带责任担保方式”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这也为保本基金今天的落幕埋下了伏笔。
2016年5月份,监管层停止了对保本基金的审批,并于2017年年初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对保本基金的名称以及连带责任担保机制等提出明确要求。再到2018年4月份“资管新规”正式出台,明确要求打破“刚兑”,保本基金退出的命运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2018年和2019年也成为基金公司集中处理保本基金的两年。《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2018年,共有10只保本基金选择了到期后清盘,共有51只保本基金选择了到期后转型;2019年前三个季度,共有49只保本基金选择到期后转型,另外还有4只保本基金选择了到期后直接清盘。
9月30日,最后两只保本基金(建信安心保本混合和汇添富保鑫保本混合)公布了到期转型安排,相关公告均提到,因基金将不能满足继续作为法律法规规定的避险策略型基金运作的条件,转型为非避险策略型的混合型基金。至此,公募基金长达16年的“保本时代”正式谢幕。
多数产品转型为混合型基金
16年来,保本基金经历了兴起、发展、高潮、落幕的完整周期,即便是在近两年保本基金的清理过程中,无论是选择清盘也好、转型也罢,保本基金在到期后处置顺利,运行过程中未出现较大的系统风险。
保本基金的平稳运行和退出也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有业内专家表示,保本基金在产品设计和保本投资策略上,满足了投资者的多元化投资需求,在运行过程中也为投资者创造了稳健的收益,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但保本基金的刚性兑付特征,是违背市场定价基本规则的,不利于资管行业的长远发展,保本基金退场也是必然的。
根据监管要求,基金公司对旗下保本基金到期后的处置情况又是如何?《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保本基金到期后的处理可以有3种选择:一是选择直接进行清盘;二是转型为避险策略基金;三是转型为非避险策略的混合型基金。但目前来看,绝大多数保本基金在到期后均不再符合避险策略基金存续条件,纷纷转型为混合型基金。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03年南方避险增值基金成立到今年9月底最后两只保本基金转型,公募基金市场上先后成立的169只保本基金,在到期后处置的选择上还是以转型为主:有21只保本基金选择了到期后直接清盘,另外148只则选择了转型(包括转型为避险策略者和转型为非避险策略者)。
据Wind咨询数据显示,148只转型的保本型基金中,有126只转型为混合型基金(包括正在转型的汇添富保鑫保本和建信安心保本),占比超过85%。除此之外,还有18只保本基金转型为债券型基金,4只保本基金转型为股票型基金。
绝大多数保本基金选择转型成为混合型基金,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一方面,此前保本基金便可以投资权益资产,如果直接转型成为债券型基金就需要放弃权益资产,而对于绝大多数混合型基金来说,这部分仓位是基金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混合型基金有着比股票型基金更加灵活的仓位范围,可以在市场波动时更加灵活地进行调整。
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在混合型基金之间的选择中,转型为偏债混合型基金是大多数基金公司较为一致的选择。“这主要是偏债混合型基金和之前的资产配置策略相差不大,保本基金完成转型后仍由之前的管理团队负责运行,另外,还是想尽量迎合之前持有人的风险偏好,在运作风格上不发生大的偏离。”有基金公司人士详细解释道。
类保本产品规模大幅缩水
“保本基金的全部退出,应该被看作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们不能对保本基金难以忘怀,保本基金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时代,”有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不止保本基金,一些类保本基金也在加速退场,打破‘刚兑’的眼睛里是容不得一粒沙子的。”
目前来看,公募基金市场上仍然存在的类保本产品主要是指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核算的传统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基。《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近两年,伴随着保本基金的快速退出,传统的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基的基金规模也在快速缩水。
根据中基协最新公布的公募基金规模数据,截至今年7月末,货币基金的总规模为7.43万亿元,较今年年初的7.62万亿元缩水了2.5%;而在去年7月末,货币基金的总规模曾高达8.64万亿元,也就是说,在一年的时间内已经缩水了14%。为承接传统货币基金持有人的理财需求,公募行业也推出了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目前已经正式开始运行。
短期理财债基的规模也是如此。鉴于中基协公布的最新公募基金规模数据中,不包含短期理财债基的细分基金规模分类,这类基金的最新规模还要追溯到今年二季度末。《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108只存量短期理财债基的合计规模为4835.83亿元,较今年年初的5827.14亿元缩水了17.01%,较去年同期的6980.64亿元缩水了30.73%。
运作更加规范和透明的权益基金、指数基金则迎来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去年和今年大热的ETF产品,受到投资者的极力追捧,基金公司也在争相布局各类ETF产品。毋庸置疑,在保本基金退出历史舞台后,公募基金市场上有足够多的产品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需求,继续践行“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根本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