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刘伟杰:10月14日,由中国证监会主办的国家扶贫日“资本市场脱贫攻坚论坛”在京举办。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在脱贫攻坚战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独特的作用,包括“绿色通道”政策、“一司一县”结对帮扶、以及加大对“三农”和扶贫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等。对此,本报梳理了相关政策,并采访了业内专家进行点评和解析。
■本报记者 苏诗钰
10月14日,由中国证监会主办的国家扶贫日“资本市场脱贫攻坚论坛”在京举办,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赵争平在会上表示,要优化“绿色通道”政策,促进贫困地区优势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13家企业通过“绿色通道”政策首发上市,累计募资74亿元,另有66家拟上市企业正在筹备上市工作。
发挥资本市场独特作用
可以说,资本市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具有一定的特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证监会也在积极参与制度创新,以精准扶贫为手段,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精准扶贫格局。2016年9月出台《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对贫困地区企业在首发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做到“即报即审、审过即发”。
2018年年初,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对于《关于延长证监会IPO扶贫申报期限的提案》,建议将“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申报期限延续到2025年,对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特别偏远的贫困地区给予更加优惠的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卞永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几年,为了服务脱贫攻坚,资本市场开辟了多个“绿色通道”,大大缩短审核时间,提高了这些企业的融资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为贫困地区融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措施带来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是促进了这些地区实体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通过加快股权和债券融资,不仅改善了它们的融资结构、财务结构,为企业加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优化了企业的管理,提高了技术创新能力。
卞永祖表示,其次,给贫困地区带来了优秀人才。贫困地区往往金融活动不发达,通过资本市场扶贫,在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的力度的同时,也给贫困地区带来了金融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为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另外,重要的是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最近几年我国脱贫的速度非常快,根本原因在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而这与当地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以及金融服务的增加都密不可分。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政策来看,主要在于面向贫困地区的资本注入,包括对贫困地区挂牌企业的扶持和对拟上市优质企业落户贫困地区的引导。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助力,能够以资本带动产业发展,进而创造就业、整合资源,产生一定的产业集群效应,为贫困地区带来有力的经济发展引擎,是授之以渔的长久之计。
在盘和林看来,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多措并举,既能够为贫困地区的本地企业带来直接融资的便利,同时有利于引进优质企业,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动力,产生一定的市场孵化效应,进而推动资本与产业的良性循环。具体来看,资本市场“绿色通道”对优势企业的引力,将加速以当地资源、技术为根基的产业链发展,在缓解企业融资困境的同时,促进区域内不同产业的合作分工,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
加快贫困地区企业上市步伐
那么,下一步在脱贫攻坚方面,资本市场扶贫将关注哪些方面?盘和林表示,资本市场扶贫在提供“绿色通道”的同时,应严防上市公司在政策便利下的短期投机行为,应从长远角度考量企业本身的竞争性、成长性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同时,应注重扶贫政策的让惠于民,引导资本市场税制的进一步完善,发挥财政、税收的再分配作用,鼓励上市公司对贫困地区技术、资源的开发,培育和利用。
卞永祖告诉记者,资本市场扶贫对于我国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重点针对那些在贫困地区扎扎实实、勤勤恳恳经营的企业。同时,由于科创板对于企业上市的门槛更低,也要加快贫困地区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步伐。
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政策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量化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曹啸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建议开辟上市公司再融资“绿色通道”,全力支持产业扶贫。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需要出台政策支持上市公司加快再融资开展产业扶贫。同时,要坚持依法合规、精准扶贫的原则,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引导和支持上市公司、行业经营机构完善产业扶贫机制,推动贫困地区产业资源与资本市场对接,促进贫困地区优势资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脱贫脱困注入内生动能。进一步提高行业社会责任意识,调动和凝聚行业力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