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丽
一场并购风潮正在席卷整个零售界。今年以来,新零售并购案频繁发生,苏宁刚刚以48亿元拿下家乐福八成股份,物美集团又迅速以业内预估约百亿元的价格将德国连锁超市巨头麦德龙股权收入囊中。而此前,零售商们都在寻找着猎物,互联网巨头也都在加速收割线下资源,阿里巴巴收购大润发、腾讯牵手永辉、京东高价购入五星电器股权……一宗宗交易推动着这场并购大潮迅速从线上向线下实体渗透。
在今年发生的几起并购案中,中国本土品牌成为收购的主角,昔日市场重量级商超如今大多割地退出,仅剩不断传出关店消息的沃尔玛、Costco仍在坚守。
外资商超品牌在中国市场大量撤退,是否意味着外资在中国的黄金时代真正结束了,本土品牌迎来更多机会?近两年,国内零售业总规模达数百亿元并购案的背后,行业的业态和格局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并购案频现
巨头持续扩张版图
不久前,一场突发的收购震惊零售界——苏宁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近日,苏宁易购宣布已正式完成股份交割,接手家乐福业务,成为家乐福中国的控股股东。这场收购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苏宁可谓动作迅速。
在苏宁进驻后,家乐福是否将被改造,双方如何融合,行业格局又将如何演变等话题,引发业界热议。
10月16日,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收购家乐福中国是我们在快消领域的一次布局,快消是苏宁近几年重点建设的品类,这一收购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场景业态,苏宁也真正实现了快消类目的突破,增强在大快消品类的市场竞争力。”
他透露,苏宁将对家乐福的门店全面改造,并与家乐福进行资源整合。“苏宁成熟的全场景零售模式、立体物流配送网络以及强大的技术手段,可与家乐福中国专业的快消品运营经验以及供应链能力进行结合,完善在苏宁大快消品类的O2O布局,这有利于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并且,苏宁将对家乐福门店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改造。苏宁线下超过6000家苏宁小店可与家乐福门店联合,提升效率并节约物流成本。苏宁家电家居、苏宁红孩子、苏宁极物、苏宁金融、苏鲜生生鲜超市、苏宁小店即时配送等丰富业务,都可以与商超业态进行模块化对接。”
今年以来,苏宁在实体产业并购上的动作明显加快。今年初,苏宁拿下万达百货旗下37家门店;此后,苏宁又以48亿元“抢下”家乐福中国的股份;今年8月份,苏宁小店全资控股利亚华南广州全部门店,将其特许经营的60多家OK便利店收入囊中。
频频掀起并购,这一扩张背后,苏宁是下的什么棋?
“年初,我们收购了万达百货,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整合易购百货、万达百货、苏宁广场百货类目的资源,打造行业领先的百货供应链体据。收购迪亚天天等,重点是完善苏宁小店布局。通过一系列的战略合作,苏宁快速补足优质线下场景资源,进一步完善全场景全业态布局。”张近东说。
而曾与苏宁传出“绯闻”的德国连锁超市巨头麦德龙,也在近日被物美集团宣布纳入旗下,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其中物美集团将持有合资公司80%股份。
据了解,麦德龙总部对麦德龙中国资产的出售酝酿已有一年有余,而期间绯闻对象更是不绝于耳,其中不乏阿里、腾讯、苏宁、万科等巨头,还闪现博裕资本、高瓴资本、厚朴投资等财团身影。而麦德龙的商超店面及大量优质物业,是吸引众多有财力的买家进入的主因。据公开资料,截至目前,麦德龙在中国的59个城市开设了97家商场。
值得关注的是,麦德龙、家乐福的退出仅是中国零售业变革的一角,近两年里,中国零售业并购大事件持续发生。
谈及这一系列并购案,新零售专家、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云阳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零售业正处于变革的激烈时期,商超处于这场变革风暴的最外延,这场变革将让企业经历阵痛,也蕴藏机会。在中国扎根最浅的外资零售企业首先受到影响,其大多选择代运营、出售资源的方式退出,而本土商超相对韧性更强,但部分也面临着被兼并的命运。”
在这轮并购中,外资零售品牌呈现集体颓败趋势。
对于外资零售企业的退出,行业策略分析师洪仕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外资品牌的退出有客观原因,也是其在中国实行的战略和措施失败使然。“目前整个商超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下都面临困局,同时电商的快速发展及消费人群结构的变化,年轻消费群体更青睐于在网上消费,实体商超生存空间和利润受到线上挤压,而外资品牌战略调整迟缓,没有及时建立线上线下融合渠道及资源配置,仅靠单一渠道难以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势必在这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外资品牌溃败,核心原因是零售水平不足的问题。商超是精细化运营,外资品牌享受了中国零售市场的红利,但经营能力相对不强,随着互联网公司对线下的渗透,其最先受到冲击。”云阳子认为。
并购潮加速向实体渗透
线下巨头主导行业整合
中国零售业并购大事件频频发生,此前网络零售巨头掀起的并购热,演变为如今的线下巨头开始主导行业整合。
零售业的并购潮也并非近几年才兴起,早在4年前,网络零售企业就开始了一轮并购和整合。不过,这场收购运动还是主要发生在网络零售市场。
在电商迅速入局后,零售业的格局被打破,大卖场迎来衰落,互联网巨头开始瞄准实体:亚马逊以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阿里也在短短数年间,投资银泰百货、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大润发、红星美凯龙等业态,大肆扩张线下零售业;本是“局外人”的腾讯也已将京东、拼多多、唯品会、沃尔玛、永辉、步步高等线上线下玩家引入自己的阵营。
随着新零售时代的来临,线上走过红利时代,线上线下融合需求强烈,网络零售企业逐渐向实体延伸,与实体零售业空前融合,网络零售巨头积极并购实体零售企业以求发挥协同效应。近年来,零售业的并购案形成互联网公司与实体公司交融并购的新特色,零售巨头加速抢占市场以寻求寡头地位。
洪仕斌认为:“从目前零售业的态势来看,实体商业不再是‘被打倒’的对象,而成为合作者甚至是行业整合的主导者。未来零售竞争将更加激烈,资源更加集中,呈现寡头竞争,推动行业进入新连锁时代,阿里、京东、苏宁、国美等目前都在进行新零售布局,丰富资源,形成全方位立体式模式,构建完善的生态,在激烈竞争中抢先占领资源和市场。”
产业经济观察家丁少将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零售市场的线上流量红利几近结束,但线下市场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零售巨头共同的战略选择。中国本土巨头因为有资金、供应链、渠道管理等资源,也更了解中国消费者,因此在这一轮商超市场大变革中会有更多的机会。”
行业重新洗牌格局初定
寡头之战打响
放眼零售市场,格局风云变幻。然而经过一番眼花缭乱的投资并购后,市场格局也逐渐明朗,一场寡头之间的竞争即将打响。
通过巨头们一系列的布局,零售市场寡头格局已经形成。目前,阿里旗下有三江购物、新华都、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腾讯阵营则拥有永辉超市、红旗连锁等线下商超;苏宁不仅原本就在线下拥有大量资源,也通过今年的迅速并购拿下万达百货和家乐福等。它们不惜砸下重金争夺线下零售,寻找新的流量入口。
中国零售市场的商超的并购整合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几大阵营初步形成,并且还在不断寻找机会开疆拓土。
“以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已形成新零售战略,抢占线下商超、百货,也带动了互联网企业对线下实体的重估和重视;而大润发、步步高、苏宁、国美等零售巨头,也在抢资源,欲重构零售体系。如今,苏宁已形成囊括百货、商超大卖场、便利店的相对完整的业态体系,其版图逐渐扩张,将成为阿里系、腾讯系之外的第三极,与两大联盟展开厮杀。”洪仕斌如是表示。
“中国零售业并购呈现并购加速、强强并购及横向并购的趋势,并购目的和方式更加多样化,跨境并购及百亿元以上天价并购增多,随着行业进一步整合,寡头及阵营大战将成为零售业下一阶段的看点。”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