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珂
科创板开市至今,已有近3个月的时间,随着科创板注册制运行逐渐平稳,其融资融券交易也进入平稳期。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iF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16日,科创板两融余额合计50.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869万元,其中,融资余额合计32.7亿元;融券余额合计17.8亿元。可以看出,与一个月前(9月16日)科创板两融余额49.9亿元,仅相差0.6亿元。
“科创板两融余额趋于平稳表明市场情绪已经有所平复,理性投资正在回归。”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分析其原因,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看,科创板两融余额趋于平稳,一方面原因是科创板股票上市至今,在经历前期的市场活跃之后,目前已进入相对理性的阶段,股票价格运行相对平稳,未来大幅上涨或下跌的空间逐步缩窄,靠融资融券来博取超额杠杆收益的可能性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受前期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价运行的影响,陆续新上市的个股表现出更强的向价值中枢回归的倾向。
值得关注的是,科创板融资融券交易规则与主板不同。根据上交所规定,科创板股票自上市首日起可作为融资买入及融券卖出标的证券,上交所于每个交易日开市前公布当日科创板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名单。科创板股票调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名单的相关安排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徐阳表示,科创板融资融券交易规则,有助于使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股价更向内在价值靠拢,估值更为合理,很难会出现长期偏离内在价值的股票。
“从中长期看,科创板融资融券的交易,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市场的交易量,有利于抬升个股的交易活跃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市场更好的发挥价格发现功能,防止单边的暴涨暴跌。”何南野表示。
在何南野看来,作为改革试验田的科创板,应进一步优化两融的相关机制,使得其两融余额保持一定的规模。科创板市场价值发现、资源配置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更好地服务科创公司和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