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完毕,共有3722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共实现营业收入35.90万亿元、净利润3.19万亿元,同比分别上升8.64%、6.71%。数据自然是可圈可点,不过,最吸引笔者的,是上市公司对于现在和未来提升盈利能力进行的蓄能和储备,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对标高质量发展。
首先,从近期的财务指标来看,“盈”在眼前,利于全年。数据显示,3722家上市公司中,有近九成公司前三季度实现了盈利,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相当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2。其中,非银金融、农林牧渔行业盈利增长60%以上。
将上市公司业绩数据与宏观政策叠加分析可以发现,今年以来,政策落地效果十分显著:随着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落地,上市公司整体税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制造业等行业税负下降幅度尤为明显;受国资国企改革全面提速的影响,国资国企发起或主力参与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十分活跃,民企能够进一步借助国企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显著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国有企业也为其深化改革进行了深入布局;金融业践行责任,服务实体经济,解决小微企业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部分上市公司的银行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上市公司自身努力以及宏观政策加持,可以说为全年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数据显示,目前沪深两市共有近500家上市公司公布全年业绩预告,其中,预喜企业家数(包括续盈)占比接近五成。
其次,从中长期的发展来看,当下有为,未来可期。事实上,上市公司加快动能转换,除了实现眼前的盈利,同时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前三季度,实体上市公司研发投入4690.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9%,研发强度同比上升超一成。其中,战略新兴行业、科创板研发强度分别是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2.5倍、3.8倍。
笔者认为,在上市公司各项支出中,研发无疑是最具杠杆回报力的投入,上市公司当下的研发投入可以看作一笔对于自身未来的投资,帮助企业在质量提升的长跑中更有耐力、更有速度、更有底气。
第三,从长期发展结构来看,头部领衔,结构优化,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优势明显。
前三季度,沪深300指数的非金融成份股净利润占全部实体上市公司的六成,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2.64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11.55%,盈利能力高出实体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两成多。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群体已经形成了头部公司领衔的“雁阵”,其“优等生”的带动力量无疑将协同更多的上市公司行稳致远。此外,上市公司整体的榜样力量还将带动更多实体企业前行。
此外,在上市公司的财报中,三季报的披露格式十分简洁,然后其蕴含的信息量却一点都不少。笔者以为,只有清晰“对表”三季报包含的三个时间跨度的信息,投资者才能真正看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现在与将来。(张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