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五届中国PPP发展(融资)论坛之“资产流动性—再融资”分论坛上,嘉宾们围绕PPP资产流动性、再融资市场环境、PPP二级市场建设等内容进行讨论,认为再融资是提高资产流动性的工具,不能用于逃避建设运营责任。再融资要关注底层资产,通过交易规范推动项目规范,通过项目规范助力交易规范。同时,要加强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理事长胡本钢表示,要丰富和完善开放、透明、公平的PPP二级市场,建立多元化、市场化、规范化和风险可控化的资产流转退出渠道。为此,一是要统一市场规则,建立开放、透明、安全的市场交易平台;二是要培育合格运营商、中介机构及深耕大数据和区块链的企业等,发挥各方专业优势;三是要加快二级市场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四是要明确政策红线和负面清单,防止出现金融风险。
天津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文茂认为,PPP项目再融资要规范基础资产,要适应PPP的特殊性。因此,建议一要研究制定出台PPP产品的行业标准;二要研究出台资产交易实施细则,明确各环节操作流程及各相关方权利义务;三要建立健全包括平台、系统、规则、评级等的制度体系;四要创新融资手段、融资工具、金融产品。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院副院长赵健表示,提高PPP资产流动性,亟须加强法律保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立法支持,在立法层面要对PPP资产流动性和再融资予以支持。二是政府职责,要协调好政府作为合作方和管理者的两个角色。三是裁判保障,在审理这类合同纠纷的时候,裁判机关应坚持鼓励交易的原则。四是企业合规,应着重加强产品和交易的规范性、合法性审查,加强资格审查,加强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五是合同协调,要避免合同冲突。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处长吕汉阳认为,应该抓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将更多成熟稳健型的资金引入我国市场。
天风证券总裁助理刘焕礼表示,PPP资产证券化能够推动项目自身的规范性,为解决项目流动性问题提供期限匹配的新路径,降低PPP参与方的资金成本等。针对目前存在的项目增信难、程序复杂等问题,建议一是在PPP项目中嵌入资产证券化要求,提高项目规范和市场化程度;二是通过科技手段、强化中介机构勤勉尽责等,提高资产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三是提高机构资金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更多主体参与。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高全认为,应重点关注PPP与资金是否期限匹配、成本价格是否划得来、风险是否可控等核心要素。在法律、政策等宏观层面和实操方面有几点努力方向:一是回归本源,划清规范PPP与政府债务的区别;二是引入资金,多引入活水及长期资金;三是市场建设,做好资产流动的产品化;四是前瞻性交易安排,在方案和合同层面留足交易可能和退出安排。(记者 包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