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记者1月11日从银保监会获悉,银保监会近日召开2020年全国银行业保险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回顾2019年工作,研判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20年工作任务。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会议表示“引导银行理财和信托业稳妥转型,建立完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在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和机构体系的同时,为资本市场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牢基础”,这也是继1月初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再次强调与资本市场“互动”。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1月12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日前银保监会明确指出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再次表示为资本市场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牢基础,“对资本市场意味着重大的利好,对A股市场投资者信心有很大的提振,给投资者指明了方向,有利于A股市场长牛、慢牛的形成。”
2019年处置不良贷款
约2万亿元
2019年,银保监会系统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会议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2019年全年共处置不良贷款约2万亿元,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资产管理。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三年来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16万亿元。问题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保险领域重点风险得到缓解。
此外,网络借贷风险大幅下降,机构数量、借贷余额及参与人数连续18个月下降。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趋缓,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逐步化解。市场乱象存量问题持续减少,增量问题得到遏制,一批重大非法集资案件得到严厉查处。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过去几年监管部门一直在加强影子银行和网络借贷的治理整顿,从公布出来的数据来看成效显著,这既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也有利于金融机构去通道、降低系统性风险、保持金融平稳运行。
普惠型小微企业
贷款余额11.6万亿元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2019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较上年多增1.1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5%。民营企业贷款累计增加4.25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超过55%,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一年来,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供给显著增加,服务可得性及满意度不断提高,融资成本有所下降,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标。
记者注意到,本次会议强调,做好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工作,要按照国务院金融委统一部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一地一策,一企一策,不搞“一刀切”和“齐步走”。必须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监管,依法行政,依法处理各种市场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会议十余次提及‘法’字,是非常重要的监管信号,说明金融监管在转型升级。以法治监管带动精准监管、严格监管、穿透监管、靶向监管、勤勉监管、阳光监管、协同监管。实现金融市场的长治久安,防范金融风险外溢,必须增进法治供给,进一步夯实法制监管的根基,促进依法监管,真正实现放管服的有机结合。希望今年监管部门能够进一步凝聚共识,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
严防信贷资金
违规流入房地产
银保监会本次会议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收官之年。要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压实各方责任,全力做好协调、配合和政策指导。继续拆解影子银行,特别要大力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防止死灰复燃。坚决落实“房住不炒”要求,严格执行授信集中度等监管规则,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对违法违规搭建的金融集团,要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力做好资产清理,追赃挽损,改革重组。深入推进网络借贷专项整治,加大互联网保险规范力度。继续努力配合地方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化解隐性债务风险。有效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做好银行保险机构压力测试,完善应对预案,稳定市场预期。
杨德龙认为,居民财富过去10年主要资产配置都在楼市,70%的居民财富流向楼市,但是,现在“房住不炒”的调控原则不动摇,居民财富就要找新的投资机会,而股市是唯一能够承接上百万亿元居民财富的大市场。所以未来十年,主要的投资机会都是在资本市场。
温彬则表示,从今年关于房地产风险防范的表述来看,还是明确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要求,这也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房地产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要求。
抓紧出台
“小微金融服务监管评价”
会议指出,要大力做好“六稳”相关工作,推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引导资金更多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抓紧出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要再降0.5个百分点,贷款增速要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20%。强化对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金融服务,突出支持先进制造业和产业集群,重点纾解有市场前景企业的流动性困难。
董希淼表示,监管部门本次提出“抓紧出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应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办法,尊重市场规律,借助科技手段,激发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动力,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效,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形成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打消基层机构和员工服务小微企业的顾虑和压力,变“拒贷”“惧贷”为“愿贷”“敢贷”。应将落实授信尽职免责与不良容忍制度有机结合,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未超过容忍度标准的分支机构,在无违法违规行为的前提下,对相关业务责任人可免于追责。此外,还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手段的作用。近年来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为民营和小微金融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下一步,应积极支持和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将金融科技新模式、新成果用于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
温彬也认为,出台相关监管评价办法,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大型银行可以下沉服务,中小银行应提供更多差异化、特色化的服务,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此外,会议要求,必须全面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改善股本结构,鼓励主业突出、管理先进、具有优良记录的境内外专业机构入股中资银行和保险公司。
温彬表示,金融开放进程加快,外资进入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供给、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促进金融机构在充分竞争中发展,满足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同时,对外开放也给外资金融机构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和增长点。记者 张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