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险企净利合计同比大增72% 专家称保险股或遭遇错杀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20-03-31 08:40:48

截至3月30日,A股上市险企已悉数披露年报。从经营情况来看,2019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合计归母净利达2723.95亿元,日赚7.5亿元,同比大增七成。

2019年是优质险企的转型年,是老牌险企的发力年,也是很多大型险企的管理层调整年。整体来看,有两大原因助推险企去年业绩大增:一是投资收益大增提升净利;二是减税“红包”增厚利润。

从2020年上市A股保险股的投资价值来看,投资人士及券商研究员认为现阶段保险股估值较低,多只龙头股被错杀。基本面上,虽然现阶段保险业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但基于险企强化线上展业及国内疫情的好转,保费增速年内仍有望迎来改善,叠加投资端利好因素,保险业或迎来较快的转机。

A股五险企净利增72%

2019年,A股五大险企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72.2%,主要源自税收利好及投资端同比向好。

具体来看,2019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494亿元、583亿元、277亿元、146亿元和2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1%、411.5%、54.0%、83.8%、66.6%。

此外,平安和太保还披露了营运利润,该指标剔除短期投资波动、评估假设变动影响、一次性重大项目调整,更能反映保险公司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平安、太保2019年集团归母营运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8.1%、13.1%,其中去年下半年同比增长11.8%、11.6%;寿险业务营运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5.2%、14.7%,去年下半年同比增长13.6%、10.8%。

整体来看,税收、投资、准备金计提是影响险企去年净利的三大因素。

其中,税收新政利好是利润高增长的重要原因,扣除2018年汇算清缴返回的所得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后,平安、国寿、太保、新华、人保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9.4%、359.5%、26.7%、60.2%、46.7%。

投资方面,2019年股市表现较好(2019年沪深300指数上涨36.1%,而2018年下跌25.3%),因此保险公司的总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大幅提升。2019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的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6.9%、5.2%、5.4%、4.9%、5.4%,分别同比增长3.2pct、2.0pct、0.8pct、0.3pct、0.5pct。

除投资与税收外,值得关注的是,保险合同准备金的计提受折现率、死亡率和发病率、费用率、退保率、保单红利等精算假设影响,这些精算假设的调整(即“会计估计变更”)会导致准备金的多提或少提,从而直接影响利润。

2019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会计估计变更对税前利润的影响分别为-208亿元、-23亿元、-81亿元、-62亿元、-15亿元,而2018年分别为30亿元、31亿元、5亿元、-50亿元、1亿元。去年准备金增提有助于减轻2020年净利润增长的压力。

保险股或遭错杀

从资本市场层面来看,2019年的业绩早已在险企股价上有所体现,投资者更关心的是,2020年及未来上市险企及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

重阳投资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近两周由于市场流动性紧张,保险股在投资者抛售或变现的过程中被错杀,包括平安、太保等。从长远来看,中国保险行业渗透率很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保险业务收入就会提高,韩国、日本、欧洲都是这样规律。此外,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险企在资产端有更大的配置空间,在金融股中,保险股具有配置优势。

天风证券3月30日发布的研报也称,平安、国寿、太保、新华的估值水平依然处于相对低位。保险行业4月中下旬开始有望迎来保费改善,投资端亦有利好因素,保险股的转机将较快出现。

天风证券上述观点的逻辑基于以下三点:

一是健康险、年金险的销售环境和产品竞争环境好转。利率往下叠加资管新规、信用风险上升、股市波动,年金险收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优势提升。疫情影响下,社会焦虑感加速提升,保障需求提升。监管已经将“责任准备金覆盖率”挂钩产品监管,将对激进的中小公司构成限制,利好行业竞争格局改善。

二是就业压力增加,专业保险代理人的收入优势与“自由”优势提升。尤其是在疫情下,其他行业就业承压,保险公司可抓住机会强化增员。我们判断代理人增长情况将环比好转。

三是后续各公司将实施更加积极的产品、费用、队伍政策等。

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近期在年报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疫情对国寿公司和整个行业一季度的业务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冲击主要在于客户需求满足、销售模式、队伍管理等,这使得全年目标达成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为应对疫情影响,中国人寿采取了系列措施,包括发挥科技国寿优势,加大在线销售和在线服务力度,加强线上队伍培训、增员,产品优化升级等,提高队伍在特殊时期的非现场销售能力,缓解疫情对业务和队伍的影响。下一阶段,随着疫情逐步向好,相信业务会逐步回到正轨。记者 苏向杲

标签: 险企 净利

猜你喜欢

深圳前海综保区9月进出口创新高 前三季度进出口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163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9 1%。9月当月进...更多

2022-11-08 09:27:13

深圳纺织服装出口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

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纺织服装进出口560 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6 4%...更多

2022-11-08 09:26:03

深圳成功发行2022年离岸人民币地方债 本次发行债

继2021年在全国率先成功发行离岸债后,近期,深圳市再次成功赴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深...更多

2022-11-08 08:53:04

全国增设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深圳前

商务部11月3日发布消息,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外汇局、...更多

2022-11-04 09:12:51

深圳发布一系列促消费扶持计划申报指南 支持批发

支持批发零售企业扩大市场、支持推动餐饮业升级、支持在深开设首店、支持在深举办首发首秀活动……...更多

2022-11-04 09:11:15

深圳前海助企资金服务平台上线 提升企业的政策获

记者从前海管理局获悉,为进一步提升政策获得感,使前海各类惠企政策精准匹配、智能推送给企业,让...更多

2022-10-28 09:12:30

深圳今年第三季度新增上市公司全国最多 9家属于

今年第三季度,深圳新增A股上市公司17家,是单季度新增上市公司家数全国最多的城市。今年前三季度,...更多

2022-10-28 08:55:12

转融资费率下调 两融业务利率水平跟投资者资产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调转融资费率、沪深交易所分别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后,券商两融利...更多

2022-10-27 08:33:01

前三季度安徽省超25亿元货物享RCEP优惠 推动外贸

10月11日,记者从合肥海关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合肥海关共签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更多

2022-10-24 09:11:54

港交所拟降低科技公司上市门槛 第三季度香港首次

港交所也要下调科技公司上市门槛了。记者获悉,港交所19日刊发咨询文件,建议优化现有上市制度,允...更多

2022-10-20 08: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