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沪指持续围绕2900点附近震荡,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捕捉确定性机会成为当下讨论的热点。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市场节奏变化较快,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高预增的行业和公司,寻找投资机会,个股股价上扬的催化因素之一在于业绩的确定性。
随着上市公司中报业绩预告纷至沓来,一些公司的成长潜力逐渐浮出水面。《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截至6月17日,沪深两市共有561家公司披露了2020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喜公司家数达123家。
报告期内,新五丰、大北农、三利谱、劲胜智能等4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10倍以上,包括嘉麟杰、达安基因、亚玛顿、天保基建、九安医疗、海得控制、大立科技、威创股份、天赐材料、海欣食品等在内44家公司净利润有望实现同比翻番。
表:中报净利润有望翻番48家公司6月17日市场表现一览
制表:徐一鸣
事实上,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往往与所处行业的景气度有一定的正关联性。通过梳理发现,123只预增股中,主要扎堆在农林牧渔、建筑材料、食品饮料、电子、公用事业、医药生物等当下热门行业,涉及个股数量分别为4只、4只、4只、15只、6只、16只,占已披露的所属行业比例分别为57.14%、57.14%、44.44%、44.12%、42.86%、40.00%。
对于投资者来说,上述哪些行业存在较大的机会呢?
淳石资本执行董事杨如意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看好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两类行业,从历史经验来看,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行业往往盛产牛股。而近期屡创新高的医药股,如果其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可以继续持有。”
私募排排网资深研究员刘有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随着人口红利逐步释放以及人口老龄化蕴含着新的投资机会,更加看好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两大业绩成长性较为确定的行业。此外,市场各类增量资金持续加仓医药、消费,造成了不断强化的抱团逻辑,两类板块估值有望进一步得到提升。”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白酒、医药、食品饮料等消费领域,过去几年大放异彩,龙头股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主要原因是其品牌价值可以沉淀到公司价值当中,由于品牌价值是无形资产,其并未体现在公司财务报表上。从长远来看,若加上品牌价值和股权稀缺性,投资价值就非常明显,这也是部分消费龙头股市盈率虽然处于高位,但是仍受到资金追捧的主要原因。”
招商证券研报总结了消费牛股的特点,可供投资者借鉴。招商证券认为,我国正处于长期消费转型和升级时期,内需依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消费领域十倍牛股均呈现出如下共同特点:首先为可选消费公司,必选消费公司较少;其次为重视信息技术升级,通过数字化转型,进行客户管理、库存及渠道管理,提升用户体验与公司运营效率;最后是在行业景气度较高时,采取较为激进的扩张政策,通过门店扩张、横向收购扩大市场份额。记者 徐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