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6日,深交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已受理232家拟IPO企业;新三板精选层申报企业有30家进入公开发行阶段……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有序推进,以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以及区域股权市场为主的正金字塔形多层次资本市场层次越来越清晰、鲜明。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科创板成功设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顺利推进,新三板改革接踵而至。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循序而进,多点开花,成效显著,正在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平台。”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够满足不同主体对资本市场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更好的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通过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既有助于形成统一监管框架下的多元化管理模式,形成高效联通的格局,也能够优化市场功能,扩大资本市场服务的覆盖面,增强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企业以及整个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创业板
迎232家拟IPO企业
截至7月6日,深交所数据显示,已受理232家创业板拟IPO企业,共计划首发募资合计1602.87亿元。《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上述232家企业的行业分布发现,企业数量占比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涵盖35家、25家、19家企业。这些企业以计算机、电子设备和高端制造业等高科技、科创属性的企业为主。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是一次打通增量市场与存量市场的关键性改革,创业板是有着众多存量上市公司和千万级存量投资者的市场,从改革的制度安排可以看出,在兼顾存量与增量的同时,稳步推进存量市场的注册制改革,尝试将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进行平稳结合,重点支持模式、服务、业态创新的企业。
在李湛看来,完成改革后的创业板是对中小型创新企业的重大利好,创业板一直是创新类和高科技类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有助于大幅提升审批效率,帮助中小企业尽快完成融资需求。同时,注册制下的上市条件综合考虑了市值、收入、净利润率等指标,允许一定规模但未盈利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以适应处于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上市需求,扩大了市场覆盖面,重点利好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
新三板改革
超预期推进
新三板市场自去年10月份正式开启全面深改以来,迎来诸多超预期的改革举措,包括设立精选层并实行公开发行、打通转板上市通道、公募基金允许进场等,使得市场逐步回暖,成交量价齐升,合格投资者数量猛增。
目前,新三板迎来打新盛宴,精选层多只新股开启密集申购。全国股转公司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记者截稿,已有30家新三板精选层企业进入公开发行阶段,其中9家企业已确定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拟发行数量等。
银泰证券股转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次全面深化改革之前,新三板确实存在着制度的“天花板”,比如不能突破连续竞价交易、不能公开发行、不能转板上市等,而精选层的推出打破了新三板制度的“天花板”,也打破了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天花板”,只有这样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成长路径才能够显现出来,而精选层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位置,具有联通整个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
谈及未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田利辉认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需要在制度设计上进一步精益求精,营造更为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在投资者教育上进一步建构价值投资理念。
盘和林表示,一方面还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制度改革创新,通过改革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透明化、规范化、市场化、法治化、开放化发展,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善资本市场生态;另一方面要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需要资本市场服务输血,需要在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创新性、适应性上下功夫。见习记者 刘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