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高新区开发建设主体上市融资。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为企业以后的崛起打了一针“强心剂”。
在当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国家高新区自1988年启动建设以来,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区域发展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高新区集聚了全国36.5%的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高新区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经过梳理,记者注意到,这些企业,不少都已经成长为资本市场的优秀代表。以科创板为例,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至7月7日截稿时,在注册生效的143家(不包括7月7日证监会同意注册的3家)科创板企业中,注册地为当地高新区的至少有20家,占比为13.99%。如果加上享受国家高新区同等政策的苏州工业园,那么,这一数量则升至25家,比例提高到了17.48%。
7月3日,皖仪科技在科创板上市。这是安徽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而公司的注册地正位于合肥高新区。据记者了解,作为安徽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合肥高新区几乎占据了合肥上市企业的半壁江山。
合肥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介绍,高新区高度重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尤其自去年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安徽基地成立以来,一直狠抓后备企业培育,持续推进创新创业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全面对接,着力推动发展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7月4日,合肥高新区发布了《合肥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若干政策措施》,更加全面、精准、创新的政策扶持体系悄然形成。其中,企业向安徽证监局递交首发上市辅导备案材料并获受理、向中国证监会(或沪深交易所)递交首发上市申请材料并获受理的,分别给予企业核心管理团队一次性200万元奖励。企业由场外交易市场转板至交易所上市的,差额享受此项政策。
像合肥高新区一样,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园区企业上市的不在少数,比如,《石家庄高新区企业挂牌上市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修订)》显示,对在沪、深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00万元;《浑南区(沈阳高新区)关于支持企业上市发展的政策措施细则》提出,对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分阶段奖励200万元。
“今年是一个重要转折年,从宏观层面来看,未来将逐步脱离土地金融的发展模式,以通过直接融资支持实体经济,鼓励一切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加快发展速度。”联储证券温州营业部总经理胡晓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进一步表示,从经营角度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金流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但也存在依靠自身积累发展速度较慢的问题。通过银行贷款发展,会受到一些制度的限制,因此,在资金使用方向上,更多的是投向基建类项目。上市募集资金可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加速孵化,解决园区内小微及高新企业融资难问题。“这是一个多赢的格局,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十分清晰。”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教授韩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充分发挥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便利性和资源配置的信号功能等优势,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拓宽融资渠道,可以有力地支持相关企业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推动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经济结构转型提供助力。记者 朱宝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