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午从京东App上领完北京消费券后,就立刻去楼下的星巴克‘挥霍’了。我点了一杯原价为42元的超大杯咖啡,用了一张满40元减15元(10元线下餐饮购物券+5元商家优惠)的消费券后,实际支付27元。”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于先生9月9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消费券用起来很划算也很便捷。
于先生口中的消费券是北京市为配合“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北京时尚消费月”活动,于9月8日“派发”的140万张新一批消费券,包含线下餐饮购物消费券100万张,智能产品消费券40万张;9月19日还会再发放一批。
关于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的“来头”,商务部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部署,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活动由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推动全国各地利用“金九银十”的传统消费旺季,在9月9日—10月8日期间集中举办系列消费促进活动,通过“百城万企促消费”,唱响“乐享消费美好生活”。
“总体上看,此次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具有参与地区范围广、涉及消费领域多、持续时间长三大特征。同时,还充分整合线上线下力量,依托各种新平台、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模式,融合商业街区、文体场馆等空间平台,又结合传统节庆、周末大集、赛事展会等活动,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将商旅文、游购娱、吃住行各个环节悉数打通,再叠加中秋、国庆小长假的‘假日效应’,消费市场有望迎来一波增长的小高潮。”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梳理,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已密集出台多项促消费政策,力促消费市场稳步回暖。
7月23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促进流通扩大商业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25条政策措施,涉及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提振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拓展出口产品内销渠道、发展夜间经济品牌、优化成品油流通体制等内容;8月31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全民乐购,约惠辽宁”系列活动的实施意见》,将在全省范围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通过推出更多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吸引更多商贸企业和消费者参与活动,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8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武汉市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复苏发展的若干措施》,宣布将发放8000万元文旅消费券,引导带动全市文旅消费……
付一夫认为,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出台根本目的是为了提振消费市场,进而带动行业经营的改善、生产端的复苏以及国民经济的回暖。从形式上看,这些促消费政策主要是通过打造极具特色的消费主题、丰富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并配以一定程度的优惠折扣,以此来激发民众消费热情和意愿。从效果上看,消费市场的确是在稳步复苏,社零增速的持续收窄就是最好的证明。
“2019年,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即货物和服务的出口减去进口的贡献率是11%。而2020年,受疫情影响,消费的恢复远远落后于投资和出口。鉴于消费恢复缓慢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问题,所以全国多地推出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虽然全国各地促消费政策所针对的领域、角度等各有不同,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却是共识。“政府携手商家推出一系列真金白银的让利活动,确实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参与。”南京市民唐女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她今年以来,从享用美食到穿衣打扮都享受过很多优惠。
对于“接下来,促消费还可从哪些方面发力”,滕泰答道,消费主要受居民收入、银行利率和消费倾向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幅度降息来刺激消费,另一方面也要想办法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记者 昌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