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促进了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其中,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也取得诸多实质进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新发展格局。近日,党中央多次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9月1日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十五次会议提出,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双循环”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动力,而资本市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近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证监会将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市场化改革促更大的开放,形成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发展。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超额完成任务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社会发展的节奏,但是,没有打乱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今年4月份,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股比限制提前全面放开;7月份,外国银行在华分行申请基金托管业务资格落地,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决定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同时取消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
9月2日,为了明确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整体性制度安排,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央行、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外资金融机构巨头纷纷加速来华投资。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9月18日,国内已有7家外资控股券商、1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1家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另外,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和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2家海外资管巨头申请公募牌照正排队待批。
与此同时,外资也在不断加大对A股市场的配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17日,年内北向资金净流入1130.55亿元。目前,MSCI、富时罗素指数和标普道琼斯指数将A股纳入比例分别提升到了20%、25%和25%。据方星海介绍,截至9月3日,境外投资者通过沪深港通持有我国股市的股票市值为2.01万亿元,在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是3.28%,如果加上QFII和RQFII的持股,所有外资持有我国流通股市值的比重是4.69%。
另外,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经有原油、铁矿石、PTA、20号胶等多个境内特定品种,风险管理工具日益丰富,全球定价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十三五”期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了诸多成果。在股票市场方面,比较重要的是取消了沪港通、深港通总额度限制,推出沪伦通、中日ETF等。在债券市场方面,一方面是债券通的开通,另外一方面是取消境外长期投资者到中国投资的额度限制,这是一大重要举措。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的沟通加强,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也在不断走出去。方星海表示,2016年至2020年6月30日,累计共有136家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上市,截至目前,证监会已经核准了3家企业发行沪伦通GDR的申请。截至今年6月份,共有34家证券公司、26家基金管理公司在境外设立、收购或参股61家证券经营机构,21家期货公司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设立子公司,业务延伸到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一家期货公司还成为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圈内会员。
“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改进并逐步取消境内外投资额度限制。”是“十三五”规划对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出的要求,从目前来看,资本市场已经超额完成任务。
进一步引入外资
需重点考虑债券市场
“十四五”时期,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资本市场依旧肩负重任。方星海表示,推进资本市场的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证监会将继续从四方面入手,一是持续完善对外开放产品体系;二是继续推进资本市场制度性对外开放;三是不断提高证券期货业双向开放的水平;四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及时防范和化解跨境资本市场风险。
谢亚轩表示,展望“十四五”期间,预计我国的资本市场会和更多成熟的资本市场之间进行联通。资本市场进一步双向开放的范围会不断扩大,不仅仅是北向资金的流入,未来还会有南下资金投资境外市场。另外,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通过开放促进国内改革和产业进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初期,前30年甚至前40年,我们主要是通过改革和开放来促进我国制造业改革和水平的提升,那么未来的发展重点就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的发展,邀请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到国内金融市场来开展业务,就是通过促进竞争来推动国内金融业水平的提升。”谢亚轩如是说。
在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看来,“双循环”背景下,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需要不断引进国际证券投资,弥补国际收支缺口。
“预计‘十四五’中后期,我国国际收支会出现结构性变化,经常项目顺差难以持续,需要依靠国际证券投资持续较大规模流入,来弥补可能会出现的国际收支逆差。”张岸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应该重点考虑的是债券市场,外资非常看重我国的利率债,尤其是最近人民币汇率上升较快。但是,我们应该引导外资进一步投资我国信用债,这方面更重要。其次,要帮助外资回避汇率风险,进一步丰富我国的外汇衍生品。”张岸元认为,从外资立场看,是否投资中国,主要考虑三点:首先是境内外是否有足够利差;其次是境内投资标的内在质量;最后是投资存续期内汇率走势。
高水平双向开放
需应对更多挑战
市场人士认为,新格局下,扩大资本市场更高水平双向开放,有助于更好的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资产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优化内循环,也有助于我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经贸体系和治理格局的重塑优化,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需要迎接更多的挑战。“推进高水平的双向开放,毫无疑问对中国经济以及金融市场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谢亚轩表示,因为开放的金融市场波动性肯定会加大,这至少直接带来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金融市场层面,不管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都要有足够的深度,也就是足够多的机构投资者;其次价格要有足够的弹性,不管是利率、汇率、还是股指,都要有足够的弹性,还要有丰富的衍生品。另外一方面是市场监管层面,开放的市场多变,这就要求按照国际规则进行监督和管理。
“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出台和落实金融改革开放举措。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内外部风险冲击,实现金融体系稳健运行。”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提出。
方星海表示,证监会将不断提高自身监管水平,健全跨境资本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做好输入性风险防范应对,不断提高开放环境下资本市场运行的活力和韧性。“过去三十年,资本市场开放是平稳的,今后还要保持并延续平稳的开放。”记者 吴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