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吸引力增强,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市的热情增加。12月2日,中央结算公司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境外机构增持中国债券836.6亿元,为连续第24个月增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境外机构之所以持续增持中国债券,是因为中国债券利率较高,我国是少有的维持正利率的国家,而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所对应国家的央行基本上都奉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利差吸引境外资金进入我国债市。同时,在对疫情进行防控的同时,我国经济恢复较快,经济稳健性好,也吸引了大量外资寻求买入中国债券避险。
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末,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债券托管量大幅增长,境外机构债券托管规模为27663.36亿元,同比上涨47.88%,相较上年末上涨47.38%。
据记者梳理,今年前11个月,境外机构累计增持中国债券8893.63亿元。其中,5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增持规模均超过1100亿元。
境外机构买卖现券方面,数据显示,11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买入债券4239.17亿元,卖出债券3370.63亿元,净买入债券约868.5亿元;本年累计买入债券41028.94亿元,累计卖出债券29785.63亿元,累计净买入债券约11243.3亿元。
“外资机构连续增持中国债券,可以看作是外资看好人民币升值,看好人民币资产的一种投资行为。”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全球逐渐进入低通胀、低利率、低增长的时代,中国债券市场、利率水平变得非常有吸引力,2020年是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年”。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一系列便利境外机构入市的举措陆续落地,逐渐得到国际市场投资者的认可。继彭博和摩根大通将中国国债纳入其主要指数后,今年9月,富时罗素公司宣布中国国债将于2021年10月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
丁臻宇表示,随着大力推动对外开放,我国资本市场正稳步构建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制度型开放格局。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吸引力增强,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提供商都已经或计划将中国债券纳入相关指数。同时,债券通的开放也显著吸引了境外投资者特别是非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近日,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整合入市渠道、优化入市流程,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
盘和林认为,债券市场开放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可以“借鸡下蛋”,利用全球资本的力量来做大做强,但是也要防范风险输入。开放带来了流动性,也带来了较高的市场波动性,资金流向的不确定性需要中国稳定投资环境,以稳预期的方式来稳定资本流入和流出。记者 包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