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市场下,“固收+”基金越来越受欢迎。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该月目前成立规模最大的基金也是一只“固收+”——易方达悦夏一年持有,成立规模达到129.25亿元,目前该月新基金总成立规模达到1123.4亿元。此外,年内还有3只“固收+”基金成立规模突破100亿元。
自基金销售市场从狂热骤冷之后,除了二次首发外,新的权益类基金很难再出百亿以上爆款产品,而“固收+”基金却依旧保持着资金的受欢迎程度,其最大原因在于震荡市大多数权益类基金很难控制回撤,回撤相对较低的“固收+”基金更适合一些风险偏好小的投资者。
多只“固收+”受欢迎
今年6月新基金的发行正在回暖。截至6月15日,半个月内新基金发行规模达到1123.4亿元。从该月新成立的基金来看,“固收+”基金成为了主力军。
比如,易方达悦夏一年持有首募规模达到129.25亿元,南方宝恒混合首募规模为77.67亿元,中欧精益稳健一年持有首募规模达到35.54亿元,天弘安康颐享首募规模达到31.03亿元。前述几只基金的首募规模合计已经占到6月新基金目前总规模的1/4。
所谓“固收+”基金就是一种追求绝对收益,控制回撤以及投资多元化的产品,这类基金投资仓位是以债券资产为主,权益资产为辅,通常包括“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等基金。
近两年来,有关“固收+”基金的宣传也被各家基金公司重视,尤其是在震荡市场行情中,这类基金的数量和规模逐渐递增。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可统计的二级混合债基规模合计达到5058.36亿元,偏债混合型基金规模合计达到4929.52亿元。截至6月15日,算上新成立的基金,前者规模达到5927.4亿元,后者规模达到6603.9亿元,合计规模增长超2500亿元。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今年3月发布的《全国公募基金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19年度)》显示,约有8成投资者考虑将银行理财资金调整配置到非货币公募基金中。具体来看,51.3%的投资者表示,如果银行理财收益率下降到较低水平后,会考虑将部分理财资金配置到非货币公募基金中;而27.9%的投资者表示,如果有回撤较小、风格稳定的非货币公募基金,会考虑将部分理财资金配置其中。
上述报告还显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是驱使投资者投资选择发生变化的巨大原因。此前,由于利率的持续下行,风险更偏稳健的“固收+”成为了众多投资者的心头好,与固收类产品相比,这类基金也斩获了不错收益。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近一年来,二级混合债基平均收益率达到9.33%,偏债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13.36%。
某公募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买任何基金都要各取所好,“固收+”基金也需要适合的普通投资者进行长期持有,当股票市场估值过高时,可以降低买入的金额,这样可能会增加绝对收益部分。
震荡格局偏爱“固收+”
实际上,在今年的震荡市场下,就连“固收+”基金之间的业绩分化也比较大,有些“固收+”年内获得了十几个点的收益,有些则出现了亏损。不过,基金公司对于这类基金依旧有发行的需求,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目前南方基金、中金基金、长城基金等公司正在发行“固收+”基金。
据南方基金经理孙鲁闽向记者介绍,南方佳元固定收益部分的主要目的是构建安全垫,因此投资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同时兼以AAA评级信用债为主,严防个券风险;且南方佳元还将聚焦中短久期的品种,增加债券资产的收益性。权益增强部分,南方佳元则将通过新股申购、可转债、定增、大宗交易等投资方式增强组合收益。
展望未来市场,孙鲁闽认为,整体而言,权益赚钱难度加大。市场将由估值扩张转向盈利驱动、精选个股,预计市场呈现震荡格局,存在结构性机会。而固收部分,孙鲁闽则表示,由于宏观、多空因素交织,则并未能形成单边趋势。
对于市场未来行情,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总体上,随着疫苗接种的加速,海外经济有望加速复苏。近期广州出现一定数量的新增病例,但疫情总体上处于可控的范围内,短期内对可选消费品板块形成了一定的估值压制。建党纪念日临近,货币政策预计将保持平稳且较为宽松,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所抬升。随着中报临近,业绩增长强劲的板块将受到市场的关注。
德邦基金认为后市会震荡向上,股价将由分子端驱动,这是因为一方面货币政策不具备大幅收紧的基础,利率上行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国内经济韧性强,海外又复苏强劲拉动出口,因此不用太担心经济边际放缓,仍然看好消费、医药、新能源,以及有行业龙头地位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