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举办第十五期自贸会客厅特别活动,邀请政企研各界人士为片区如何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创新、融入“双循环”建言献策。在一轮轮这样的对话、探讨、激辩中,苏州自贸片区未来发展的“航标”逐渐明晰。
挂牌两年来,苏州自贸片区牢牢把握“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战略定位,践行“探路、引领、突围”的使命,更多“创新果”在蓄势生长。
多方共推制度创新
“原先填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仅一张减除项目清单就需手工录入700余条数据,现在使用‘一键采集’功能只要几分钟。”作为苏州自贸片区2021年度制度创新十佳案例之一,增值税数据赋能项目在全国率先集成面向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智能申报、智能推送、智能提醒三大服务功能,自今年3月试点以来,智能申报功能已被使用5.62万户次,增值税申报票表比对异常数量降低40%以上。
两年来,苏州自贸片区已累计形成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100余项,其中4项获评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25项在全省示范推广。
“创新成果密集涌现,不仅需要政府推动,也需要市场主体和服务机构的共同参与。”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林小明说。
日前,苏州自贸片区从为改革创新作出较大贡献的市场主体和服务机构中,选出了苏州海管家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18家“制度创新最佳合作伙伴”。作为上榜的“伙伴”之一,苏州国际商事法庭去年11月落地苏州自贸片区,这是全国首个在地方法院设立的国际商事法庭。不到一年,苏州国际商事法庭已先后推出视频见证在线委托、智慧审判模式等创新举措,受理案件700余件。庭长俞水娟说,这些举措为中外当事人提供了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司法服务,为苏州自贸片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
赋能“一号产业”发展
“公司研发的这款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可在15分钟内准确检测出病毒,自去年7月上市以来已在全球销售近1亿人份。”碧迪快速诊断产品(苏州)有限公司即时诊断事业部全球供应链副总监顾雁宾说,这类生物制品的原材料很“金贵”,对生产、存储、运输的环境有严格要求。特别是在运输环节,要保证其品质安全,就要保证物流效率。令他宽心的是,今年起,碧迪“尝鲜”了苏州自贸片区的一项“全国首创”——长三角一体化布控查验协同,即货物到达上海口岸后,海关仅进行外观查验,运抵苏州工业园区的工厂后,再由属地海关组织现场查验,提高了效率,规避了口岸海关查验时间长导致货质受损的潜在风险。“现在我们和客户沟通交货期,底气更足。”
生物医药是苏州重点打造的“一号产业”,产业发展质态和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孙扬澄介绍,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高原上的高峰”,苏州自贸片区这两年紧盯人才、土地、金融、法律等要素配置,围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集成式开展制度创新,打通了产业链上多种制度性障碍,形成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在研发环节,在全国首创“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模式”,解决部分医疗器械因未在国内注册而无法进口的问题,提供给企业专门用于研发(测试);在生产环节,在国内率先探索生物制品分段生产,促进产业细化分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融资环节,在全省首创“生物医药产业链高价值专利组合证券化”,以生物医药企业的授权专利作为底层资产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2020年,作为苏州自贸片区承载地的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1022亿元,产业竞争力蝉联全国第一。
引领更高水平开放
“接上‘服贸通’专线后,跨国办公网上交流更加方便,为公司全球化战略提供了支撑。”作为“服贸通”专线的首批客户,罗杰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为苏州自贸片区的高度开放点赞。这条从苏州自贸片区至新加坡的专线,通过跨境数据的安全高效交互,提升了新兴产业企业跨境协同研发的能力和效率。
“服贸通”是苏州自贸片区利用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平台优势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去年以来,片区积极学习借鉴新加坡自贸港经验,“新加坡苏州中心”“苏州新加坡中心”加快建设,共建国际化走廊等46个中新合作重点项目迅速推进,见证了片区坚定不移的开放步伐。
苏州自贸片区把引领更高水平开放作为其与生俱来的使命。去年,苏州自贸片区以占全国自贸区2.78%的面积,贡献了全国自贸区约4%的实际利用外资、10%的进出口总额。今年上半年,苏州自贸片区新增备案境外投资机构、投资额等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占江苏自贸区的80%以上。
眼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沪苏同城化蹄疾步稳,“大虹桥”新引擎正式开启,苏州自贸片区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中唯一的自贸试验区,迎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