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央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总体上有利于缓解传统行业下行过快的短期压力,促进更多资金下沉乡村,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和要素聚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相关人员对记者说。
加强跨周期调节
破解中小银行贷款困局
央行方面表示,此次降准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具体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从金融机构看,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今年以来,银行息差总体呈缩窄态势。特别是中小银行受限于负债成本高企,息差回落显著。随着存款业务监管加强,“靠档计息”存款产品退出及结构性存款、互联网存款受限,对中小银行负债渠道和稳定性冲击较大。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不敢贷、不能贷、不愿贷”的三角困局仍不同程度存在。
“央行在年内第二次全面实施降准,继续为银行提供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在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同时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有助于提升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意愿和能力,巩固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使银行让利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的行为更可持续。”董希淼说。
同时,他指出,降准之后,对银行来说,流动性更加充裕,资金成本更低,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都将提升。对企业来说,将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贷款利率也有望进一步下降,融资成本更低。
加大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促进实体经济稳步持续恢复
降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中小微企业“减压”。
董希淼告诉记者,从国际上看,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景气度有所回落,能源价格上涨、供应链紧张制约了各国经济复苏。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恢复的态势并不稳固,消费复苏乏力,投资增速不及预期。虽然上半年经济增速较快,但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为4.9%,两年平均增速为4.9%,均降至5%以下,低于预期。
同时,他指出,经济恢复存在结构性矛盾,部分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仍然较为困难。央行在此时宣布全面降准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的信心和预期,促进实体经济稳步恢复,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中小企业是稳就业和保民生的关键,是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所在。此次降准便体现了宏观政策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展开,是货币政策加大力度纾困企业的具体体现。
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
温彬表示,此时降准不仅有空间,而且有必要,一方面我国明年经济工作面临不小的压力和挑战,降准是做好跨周期调节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有助于优化银行体系资金结构、降低银行机构资金成本,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这次降准是在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爬坡过坎,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温彬称。
董希淼也强调,虽然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但不意味着货币政策滑向宽松,实际释放的流动性相对可控,不存在“大水漫灌”情况。
“此次降准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的期限结构,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全面降准再次传递出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信号,有利于实体经济恢复和巩固。央行仍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指导,引导降准释放的资金主要投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董希淼说。(记者 张艺良 见习记者 杨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