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智库联合劳动经济学会数字经济专委会日前发布了《中国新职业形态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探店达人”这一新职业形态正在有效助力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链接,并由此推动就业机会和岗位增加。专家表示,“探店经济”火热的背后,也催生了新的数字经济新职业,并正成为连接线上流量与线下消费的重要纽带。
新职业形态成线下消费“催化剂”
“用镜头记录真实体验,用内容激活消费需求”,27岁的贵州姑娘、探店达人李燕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贵州是中国瀑布最多的省份,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燕拍摄到了贵州省息烽县的一条自带“仙气”的野生瀑布。这条短视频发布后,播放量达到了数百万,点赞量也突破了10万,原本人们知之甚少的野生瀑布变得热闹非凡。
“连山脚下卖水的村民,一天矿泉水都能卖好几百块。”李燕之后才得知,她的这条视频不仅带火了这个“冷门”景点,更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带旺了周边的餐饮、民宿等发展。
一般来说,探店达人是指在社交媒体或短视频平台上,通过视频、直播、图文等创作形式,客观分享自己在各类餐厅、景区景点等场所的真实体验,并给出相关体验评价的人。2024年7月,人社部等三部委发布了新一批新职业信息,其中包括生活服务体验员在内的28个新工种。数百万像李燕这样的探店达人成为官方认可的“生活服务体验员”。
数据显示,越来越多普通人正在以探店为业。截至2024年11月,仅抖音平台上就有超过336万人靠探店获得收入。
此次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短视频与直播、兴趣推荐等新技术的驱动下,“探店经济”正在迅速发展。探店达人通过真实体验分享,将线上关注转化为线下消费,成为商家提升曝光、吸引客流的重要抓手。越来越多的探店达人聚焦餐饮、文旅、零售等生活服务领域,以内容创作挖掘消费新场景。例如,贵州“村超”、哈尔滨冰雪旅游等爆火的背后,均有探店达人的深度参与。他们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展示地方特色,将小众景点、本土美食推向全国消费者,有效带动区域消费。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2024年,抖音达人探店为线下商家带来了总计超过1333亿元经济收益,近144万中小商家在探店达人帮助下增收超过425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智库办主任周晓光表示,探店达人通过内容创作,帮助商家吸引特定消费群体,通过展示产品独特性和真实感受,引导顾客消费,同时帮助商家了解用户需求,改进产品与服务。当达人与商家建立长期合作时,还可共同开发独家产品,提升品牌新鲜感与吸引力。在这种价值创造和共享的合作中,商家与达人共同推动了线下商业生态的创新和发展。
推动就业机会和岗位增加
研究显示,“探店达人”等数字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新职业,正成为新的“就业蓄水池”。探店达人职业整体呈现出较强的就业包容性和普惠性特征,既能为全职从业者创造新的创业、就业岗位,又能帮助兼职从业者增加经营性收入,获得收入补充。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探店达人”从业者中女性占比为57.27%,20岁至40岁群体占比近76%,兼职从业者超50%。从业者背景覆盖了自由职业者、家庭宝妈等人群。其中,家庭宝妈群体的探店参与度最高,占全部受访者的15.81%,平均月收入超过3300元。
周晓光表示,探店达人职业灵活、进入门槛低,便于在兼顾家庭的同时,通过内容创作积累粉丝和收入。“‘宝妈’们日常针对母婴、育儿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技能,能针对‘带娃’群体的需求提出更有实际价值的建议。生活技能转换为劳动技能,并通过数字平台获得放大,从而获得了相应的劳动回报。”
同时,探店达人这一职业还能够克服地域和身份限制,通过拓展职业技能,获得额外收入。报告显示,从事探店行业不到3个月时,有近86%的从业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从业达到1年至2年以上,探店达人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占比下降至56.6%;从业3年以上的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占比进一步下降至37.12%,而月收入高于5000元的探店达人比重则提升至45.29%。
这表明,随着经验的积累,探店达人能够获得更好的收入,而且职业发展具有正向的增长潜力。长时间的内容积累有助于达人形成具备吸引力的个人品牌,吸引稳定的粉丝群体,提升价值共创能力。丰富的探店经验还使达人更了解市场和商家需求,制作出更优质的内容,进一步提升达人自身收入。
周晓光表示,对于家庭宝妈、老年人等人群来说,探店达人新职业既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持,又带来了让他们融入社会和自我实现的就业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骆南峰表示,探店达人从业者的多样性有利于行业的长远良性发展。每个从业者独特的经历、禀赋和技能有助于形成个人品牌和IP,能够创造出异质性的价值,最终有希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助力中西部地区就业增长
报告显示,探店达人新职业帮助东北、中西部地区的探店达人充分利用好本地文旅资源,将“家门口的机会”转化为可持续收入。同时,能有效激活本地劳动市场,优化区域就业结构,缓解了区域传统产业转型产生的就业压力。
据统计,约80.1%的探店达人选择在本省就业,其中宁夏、西藏、甘肃、广西、湖北、江西、山西、湖南、黑龙江九个省份的省内就业比例较高,均不低于90%。
周晓光分析,这说明当前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仍在不断提升中,大规模的生活服务消费需求仍处在等待被挖掘释放的区间。探店达人作为链接线下生活服务消费的供需两端的锚点之一,需要从业者对消费趋势有较强的洞察力,并对承接消费需求的商家、服务方等有筛选分辨能力。
特别是在深入了解本地特色民情民风、善于挖掘引发消费者兴趣的消费特点等“软技能”上,本地探店达人相对来说更具有优势和发展空间。
另外,当前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仍处在产业转型中期,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在向第三产业转型过程中释放出劳动力,面临着需要更新劳动技能、高质量就业机会相对有限等问题。
对此,专家表示,生活服务类数字平台通过提供均等的数字技术和场景,支持这部分劳动者获得顺应产业转型的就业和技能学习机会。本地中青年劳动力通过选择尝试探店达人这种具有较强包容性、普惠性的职业,既能获得相对稳定可持续的收入,又可发挥在当地就业了解当地需求特点的优势,探索本地特色,而较低的生活成本也有利于度过前期的经验积累期。(记者 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