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核心问题就是泡沫比较大,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了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回应了房地产风险、输入性通货膨胀、不良贷款、让利实体经济政策等多个热点问题。
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郭树清指出,房地产的问题应该说现在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持有那么多房产,将来这个市场要是下来的话,个人财产就会有很大的损失,贷款还不上,银行也收不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经济生活就发生很大的混乱。所以必须既积极又稳妥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据郭树清介绍,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这个成绩来之不易,相信房地产问题可以逐步缓解。此前,郭树清曾表示,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目前来看,对比西方的主要经济体,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经在逐渐消退,2021年可以预期的中国经济将迎来复苏,监管当局所制定的特殊时期货币政策也在逐步退出,回归正常化,那么中外的政策步调差异是否会对中国的政策和市场产生影响?境外资本流入和资产泡沫是否会导致输入性的通货膨胀?郭树清表示,欧美发达国家、疫情严重的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要把经济稳下来,宏观政策必须采取这些措施。但是他们应在政策的力度上、后果上考虑得更多。
郭树清表示,这一系列的宏观政策组合的副作用已经逐步显现。一是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高位运行,和实体经济严重背道而驰。金融市场应该反映实体经济的状况,如果和实体经济差别太大,就会产生问题,迟早会被迫调整。
二是流动性增加以后,由于经济已经高度全球化,中国的经济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密切相连,加上中国的资产价格有很大的吸引力,外国资本流入增加是必然的。
但是他也强调,目前外资流入中国市场规模和速度还是在可控范围内,监管机构也在继续研究怎么采取更有效的办法,一方面鼓励资本要素跨境流动,越来越开放。另一方面又不能造成国内金融市场太大的波动。
2021年需要处置的不良贷款或会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银行业机构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空前,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总量为历年来最高,截至去年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3.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2%,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
郭树清表态称,2021年将保持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不减,但是现在没有划定一个明确指标,银保监会还在和各家银行沟通,可能2021年需要处置的不良贷款还会增长。
另外,在谈及金融机构1.5万亿元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是否能延续至今年时,郭树清表示很多政策肯定还会延续下去。
实际上,1.5万亿元的让利计划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通过利率的下行,包括贷款利率、债券利率的下行等;第二是央行创设的两项直达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延期还款付息政策工具;第三则是通过银行减少收费。
郭树清表示让利计划中占较多的是贷款利率,因为今年整个市场利率在回升,估计贷款利率也会有回升,总的来说利率水平还是比较低。“在收费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降低的费一般不会恢复,我们将通过支持财务重组、债务重组、企业重组、债转股等多种形式继续支持企业,降低企业负担。”郭树清说。
去年新增制造业贷款超过前五年总和
发布会上,郭树清在还分享了几组去年银行保险机构运行的数据:全年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超过前5年总和;新增民营企业贷款5.7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5万亿元;健康保险赔付支出2921亿元,同比增长24.2%,累积了1.57万亿元长期健康保障风险准备金。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中取得决定性成就,一是金融杠杆率明显下降,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2017年至2020年,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年均增速分别为8.3%和11.4%,只有2009年至2016年间年均增速的一半。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的同业资产占比大幅度下降。
二是银行业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大步推进,2017年至2020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8.8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总和。
三是影子银行得到有序拆解,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0万亿元。
四是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受到严厉惩治,不法金融集团风险逐步化解,一大批非法集资案件得到有序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形势根本好转。
五是外部风险冲击应对及时有效,金融体系保持较强韧性。
六是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七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风险已基本控制,存量风险化解正有序推进。
八是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平稳处置。到2020年末,全国组建债委会2万家,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落地金额1.6万亿元,500多家大中型企业实施联合授信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