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利好实体经济
2015年11月6日,随着证监会宣布IPO重启,一份新规征求意见也引起了广大投融资者的注意。新变化对市场的主要影响可以归结为两点,其中之一便是发行监管方式与小盘股定价程序的变化,更有利于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增加对新兴产业的供给,可以将其视为利好实体经济的信号。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潮之下,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一支生力军。
“本次证监会新规可以看作为中概股回国开了一道门”,上海证券分析师虞婕雯对《经济》记者表示,近几年,碍于国内政策环境的限制,我国新兴互联网公司纷纷选择接受VIE架构,在境外上市。例如这些天在国内炒得火热的淘宝“双十一”,能够投资并分享相关公司股票收益的却只能是国外的股民。
随着各路改革的推进,为了吸引优秀的新兴产业公司在国内上市或回流,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建立并完善。“企业在国内有地方融资了,自然不必再费周折往国外跑。在国外已经上市的企业,以后也欢迎其再回来。” 虞婕雯说。
第9次暂停IPO发行是由于证监会严查老鼠仓等违法违规造成的股灾,属于非常之举。在市场逐步企稳的背景下重启IPO、完善市场投融资功能不仅是大势所趋,也表明监管层对市场当前企稳态势信心较足。
《经济》记者从证监会获悉,股票市场已进入自我修复、自我调节阶段,能够恢复和保持合理适度的新股供给,因此促成了IPO的第9次重启。此次重启IPO有利于增加市场活力,增强市场功能,积极稳定、修复和建设市场,更可以促进投融资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IPO重启还意味着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资金有了重新开放的通道。虞婕雯认为,重启IPO能起到稳定实体经济、降低资金杠杆率的作用。这一点对实体产业的意义十分重要。
而投中集团分析师陈伟则持不同观点,他对《经济》记者分析称:“IPO重启后,从理论上讲,企业的融资成本会降低,但前提条件是注册制放开、三板转主板通道开通,但目前受制于现实经济状况,这些条件尚无法完全实现,因而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在具体措施出台后,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但不可否认的是,IPO重启后的3.23万亿元巨量资金确实能够助力实体经济的融资。根据统计数据,《经济》记者发现,28家企业IPO将先按现行制度启动,已经履行缴款程序的10家公司会在第一批启动,预计需要两周时间,剩余18家在年内分两批重启发行。之前冻结的资金分三批,第一批可能在9600亿元左右;第二批和第三批共约2.27万亿元左右,三批共冻结约3.23万亿元资金,这些资金将在今年解冻,会有力缓解28家排队IPO企业的融资之困。
散户投资者隔岸观望
IPO重启将恢复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截止记者发稿,上证综指已从前期的2850点低位反弹至3650点,表明市场人气已开始恢复,但更多股民仍持隔岸观望态度。
股神巴菲特曾说:“投资的第一条原则是不亏钱;第二条原则是永远记住第一条原则。”
在民族证券营业厅里,股民贾先生对《经济》记者说,之前趁着IPO关闸靠打短线挣了些钱,前几天刚往账户里转了200万元,“没想到刚转完钱IPO就开闸了,网上说什么的都有,让人摸不着行情的脉,我觉着还是回去研究一下新规细则,再回来炒股比较好。”
也有投资者选择在这时重新进入股市。IPO开闸后已经重新开户的刘先生则对《经济》记者表示:“我之前炒股赔了近30万元,都是听信所谓内幕消息赔的,一生气我就把账户销了。冷静地学习了一段时间,听说这次证监会把做老鼠仓和进行内幕消息的一些人都抓起来了,今天我就又回来重新开户。”
11月6日IPO重新开闸以来,A股大涨3天,有效突破了3600点,沪深两市成交量达到日均1万亿元。“但由于首批10家IPO公司可能对市场资金面产生一定压力,叠加IPO开闸后3天的市场连续性暴涨导致的获利盘平仓,这种反弹有退烧的趋势。”国泰君安分析师任泽平对《经济》记者分析称。
“整体来看,IPO重启对市场的利空居多。此次重启前市场强势突破,量价齐升,单一事件难以立刻打破上升趋势。”任泽平说。
同时, 任泽平认为,此次针对巨额打新资金取消现行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将大大降低新股发行对市场的抽血作用,所以短期内市场延续强势走势的可能性较大。
当然,短期能量消耗过大,不排除盘中出现剧烈震荡,“投资者参与时不要盲目追高,低买高卖才是正道。”任泽平表示。“2015年上半年股票市场持续上涨,新股回报率一度超过500%,但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新股持有期收益率也将有所降低。”
但不论如何,值得肯定的是,证监会在打新新规当中再次强调要加强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而且还要求强化中介机构监管。
陈伟认为,此次证监会发布的新规中明确了要建立保荐机构先行赔付制度,要求保荐机构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做出先行赔付的承诺。“这也可以视为证监会主席肖钢实现了之前多次表示的‘要保护投资者’的诺言。”
新规或令基金风光不再
没有新股上市,资本市场就是一潭死水。而随着引入活水,新股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IPO重启让广大基金公司喜出望外,欲再续打新基金规模神话。以往几次IPO开闸之后,首先受益于新股发行的就是各大基金,但IPO第9次开闸或将是一次例外。
由于证监会网站在发布IPO重启的同时,还发布了新规则改动征求意见,高收益、低风险或将与打新就此作别,这直接导致了靠参与打新发家的基金不再被看好。
东方证券机构业务部部长苗喆对《经济》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打新都具备风险低、收益高的特性,全社会对2014年证监会宣布IPO第8次开闸打新的关注度甚至可以媲美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当时,部分基金公司凭借打新基金迅速做大规模。
然而,2015年7月的IPO再次关闸却给这些基金的扩张画上了休止符,部分基金公司的收益与规模一落千丈。据苗喆介绍,曾经突破万亿元的打新基金遭遇巨额赎回,有些基金甚至不得不悉数赎尽。勉强活下来的打新基金纷纷被迫进行业务转型或转向,使基金行业元气大伤。
“新的发行机制实行配售后再缴纳,这使得以往靠‘拼钱多’打新的基金,想再通过拆借资金优势提高中签率的做法无以为继。”苗喆分析称。
也就是说,取消预缴款后,打新几乎变成了无资金成本的游戏,在申购热情大幅提高的同时,中签率也将被大幅稀释,打新的高收益自此或将成为往日云烟。
令基金风光不再的重要因素还在于,打新新规对基金的“老东家”们不再有吸引力。
陈伟表示,打新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券商等“老东家”的理财金,随着证监会新规的落地,未来打新或将难以吸引这些低风险偏好的资金。如果打新不再是风险低、收益高的游戏,那其对银行、券商等机构将不再具有吸引力,基金需要早做准备,寻找“新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