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金融的风口正起,面临的风险亦愈发多样化。
面对互联网风险积聚和传统金融风险并发的状况,京东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除了贷后管理体系和京东白条已有的各类风控手段,下一步会积极探索将白条业务和保险工具的结合,这样能缓释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用户可能风险的损失。诸如账户安全、盗刷等,包括之前的买贵管赔价保险,核心都是一样,就是减少损失,提升用户的权益感和安全感。”他进一步表示:“当然,无论是白条业务,还是京东的其他业务,之后都会和保险有结合,京东亦非常重点布局保险业务。”
四类支付风险 N种规则触发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涉网黑色产业日渐猖獗,各类金融机构面临着很高的经济和声誉风险。
其中,互联网信用支付类产品由于是纯线上交易,网络欺诈具有作案手段隐蔽、形式多样、扩散速度快等特点,更是吸引了大量不法分子盗号、套现,再加上历来的违约风险,对风险管理要求极高。
许凌表示:“京东白条算是属于先消费后还款,和所有的信用支付工具一样,我们也遇到了不法分子前来撞库、盗号并且套现的事件。我们2015年初上线了大数据风控‘天网’系统,能够识别和阻挡各类风险,目前已经拦截风险订单过亿元。”
许凌总结目前互联网信用支付工具风险交易的四类形式:一是不法分子盗取消费者账号盗刷信用支付工具;二是在社交平台上打广告骗取客户信息,冒名申请开通信用账户;三是消费者为套取现金配合不法中介反被骗;四是消费者风险意识不强,账户转借他人,还款纠纷频发。
事实上,以京东金融为例,在反欺诈的规则设定上有很多规则,比如虚假注册IP的认定方式,比如手机验证码和地址等,前不久,京东金融风控系统帮助消费者拦截了一个风险订单:一名消费者的账户和密码泄露,产生了盗用交易,随后另一个用户的白条也产生交易,不同账户的交易关联到同一收货信息,IP地址也相同,进入到风险预警,京东金融随即阻止该订单交易,并和客户联系确认被盗,在案件调查过程中为确保账户安全对账户进行临时管控。
再以此前亦遭遇盗刷事件风波的翼支付为例,其支付账户一般存在登录密码、支付密码以及短信验证码三重验证,并在不同的消费场景下有“支付密码+短信验证码”的联合验证。
此外,风控系统中亦对于日常的账户级银行卡盗用,通过用户使用的常用终端设备、与用户日常交易行为的复合程度验证。而系统间的所有敏感信息均采用加密传输,且用户的密码均通过加密机加密,无法反编译,翼支付自身无法提取获知用户的密码信息。
另据一位从事大数据风控方面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规则的设定上,反欺诈有很多种规则的设定,比如信息的一致性、交叉数据比对等等,风控手段很多。”
信用支付类产品历来为不法分子所觊觎,各类盗号、套现事件频发,从银行的信用卡部门到消费金融公司,再到互联网金融机构,都在同这一行业顽疾做斗争。对于不法分子和拒不还款的“老赖”客户,最终可能会诉诸法律。近日,首例京东诉违约用户恶意拒付京东白条分期购物商品款的民事诉讼案有了结果,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判决京东胜诉,被告偿还拖欠的商品款。
引入保险机制
保险能够分散风险的属性无论是在传统信用卡中,还是在第三方支付和消费金融中,都有应用场景。保险可以通过提供征信服务、小额信贷保险等来解决消费信用风险控制。已有的一些贷款保证保险已经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在互联网场景下,虚拟账户安全、信用险、责任险等都有可发挥空间。以贷款保证保险为例,是与信誉贷款、担保贷款并列的一类贷款业务,是指企业以切身信誉作为保险标的投保,获得保险公司为企业还款力气供给保险并以此获得银行贷款。当企业因故不能如期还款时,保险公司将向银行担负相应的经济赔偿义务。据记者了解,此前,中关村曾试点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宁波也有试点小贷险。
近日,在“2015中国消费金融论坛”上,银监会非银部负责人毛宛苑透露,我国消费金融试点5年来成效显著,目前贷款余额已达460亿元。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正成为消费金融的新主体。
据了解,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中,京东白条用户同比增长800%。许凌透露:“下一步还将拓展更多的消费场景。”
作者:杨芮 (来源:一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