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刺激需求易,改革供给难——十问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前世与今生。
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四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减少政府干预、私有化改革、废除价格管制等供给管理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泥淖。
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强调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条主线上推进。劳动力领域改革包括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户籍制度改革、发展服务业和扶贫脱贫。土地资本领域改革包括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四方面综合降低企业成本以及加速淘汰过剩产能。创新领域改革包括加速完善股票市场和鼓励两众两创。政府加强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可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也应加速国企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与未来。
供给侧改革将改变中国经济结构,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也将导致经济蛋糕重新分配,生产税净额占比下降,折旧占比短期升长期降,企业盈余占比上升;同时加速中国式转杠杆的推进,或导致政府、居民部门加杠杆,企业去杠杆,金融控杠杆。
一周扫描:
海外经济:美元指数破百,关注欧元宽松。
上周二美联储公布的10月贴现利率会议的纪要文件显示加息临近。市场普遍认为欧洲央行下周将会下调存款利率,同时也认为美联储下月将会实施10年来首次升息,美元指数在此支撑下继续攀升,站上100大关。除了通缩风险的加剧,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之后,欧洲央行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紧迫感,预计欧洲央行将下调存款利率至少10个基点、延长QE至16年年底,并适度扩大月度QE规模。
国内短期经济和物价:工业利润恶化色,大宗仍未止跌。
10月工业企业主营收入增速跌幅扩大至-1.4%,已连续两月负增长。需求萎缩令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也拖累利润改善。10月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速4.5%,随主营收入增速继续下滑,去库存仍在继续。11月26城地产销量增速较10月继续下滑。上周蔬菜价格反弹,猪价低位企稳,食品价格涨幅明显,预测11月CPI食品价格环比-0.5%,CPI同比稳定在1.3%低位。上周传出国储局收储消息,但美国加息预期增强,美元指数破百,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先涨后跌。预测11月PPI环比-0.4%,同比-5.8%。美国加息预期增强,欧元宽松将加码,美元依然强劲,大宗商品价格颓势难改,将继续对中国形成输入性通缩压力。
流动性和货币政策:利率走廊延伸,汇率贬至新低。
上周央行累计净投放300亿。下周新一批IPO将正式发行,估算累计冻资约在1.5万亿,受此影响银行间R007均值升至2.37%。上周央行下调6个月MLF利率至3.25%,意味着利率走廊出现延伸。上周人民币继续小幅贬值,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均贬至9月中旬以来新低,刺激资金外流。
国内政策:注册制推进,严防加杠杆。
证监会发布意见,进一步强化自我约束,对各审核环节提出明确时限要求,IPO的审核周期明显加快。同时,证监会暂停券商衍生品新增配资业务,严查私募配资,再次警示加杠杆风险。
债市布局来年——海通利率债12月报
专题:12月利率债前瞻
12月经济判断:需求分化,生产仍低迷。
11月地产销量数据依然下滑,降息边际提升效果减弱,11月主要23城市地产销量增速为14.9%,显著低于10月的22.5%,而11月汽车销量延续10月回暖,下游需求分化。生产方面,11月发电耗煤增速降幅收窄,粗钢产量由负转正,预计工业增加值增速或略有改善但程度有限,工业生产仍较疲弱。
12月通胀判断:通缩压力未消。
内部看,11月最后一周蔬菜价格反弹,猪价低位企稳,食品价格涨幅明显,但粮价下跌仍将推升生猪存栏供给,食品价格预计仅企稳;而外部看,美国加息预期增强,欧元宽松将加码,美元依然强劲,大宗商品价格颓势难改,将继续对我国造成输入性通缩。
12月政策判断:因地制宜,有冲击但也应有信心。
我国利率走廊初步成型,MLF等对冲流动性风险的工具也随时可投放,12月货币政策宽松基调预计不变。针对IPO及年末季节性因素的冲击,央行或通过公开市场、MLF、SLO等流动性工具对冲,而针对汇率波动,央行或会通过外汇市场干预维稳,也不排除进一步降准的可能。当前存款准备金率仍高达17.5%,降准空间仍大。
12月债市判断:不确定增加,但震荡有顶。
12月影响债市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包括美国加息大概率临近,IPO重启,加入SDR后人民币何去何从。但也有利好因素:美联储议息会议前后叠加我国11月经济数据公布,我国当前通缩风险仍未消,国内经济依旧低迷,因此基本面利于长端表现,加上12月利率债供给有限,一级市场回暖也有助稳定二级市场预期。预计12月利率债大概率维持区间震荡行情,上有顶、也下有底,10年国开区间仍在3.3-3.7%.
11月市场回顾:一级短端好于长端,二级震荡行情
一级市场:配置需求仍存,短端好于长端。
11月国债发行了2501亿元,到期584亿元,供给净增加1917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发行了2303亿元,到期1170亿元,供给净增1133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7637亿元,到期126亿元,净供给增加7511亿元。其中,10年期国债招标结果稍遇冷,中标利率高于二级水平;国开债中标利率月中走高,但近期回落,需求回暖;农发债和口行债招标结果尚可。
二级市场:呈现震荡行情。
经过10月大涨后,11月债市陷入多因素博弈的震荡行情,基本面数据依然利好债市,但IPO重启、美国加息预期等都导致债市调整,短端利率上行幅度大于长端,曲线平坦化。具体看,11月1年期国债利率上行22BP至2.57%,国开债上行23BP至2.83%;10年期国债持平于3.06%,国开债上行2BP至3.45%.
12月债券市场投资策略:布局来年
IPO重启,打新剩宴来临。
10家新股IPO集中在11月30日-12月2日发行,募集总资金39.44亿元,预计总冻结资金约1.5万亿。12月1日是单日冻结资金高峰,12月1日和2日累计冻结资金均在1.2万亿以上,12月4日打新冲击基本过去。但是按照0.08%的网下中签率和300%的上市涨幅,打新年化收益率仅6%左右,打新能否高收益存疑。
货币利率低位有保证,把握调整,布局来年。
12月资金面有短期冲击,但在利率走廊引导和央行流动性投放下,货币利率低位有保证,票息3.25%以上的债券具有套息优势。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而居民财富向理财转移趋势未变,债市有基本面和需求扩大的支撑,我们仍看好长期债牛,12月若利率回调至较高点是布局良机。
信用事件频发,严防信用风险——海通信用债12月报
本周专题:钢铁行业基本面初探。
1)产能过剩,供给收缩。2014年产量同比增长,产能利用率71%,进一步下滑。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预计主要钢厂供应量2016年可能下跌2.9%至7.83亿吨左右。
2)钢价持续下跌。钢铁产品的价格从2011年3季度开始进入下跌通道。今年以来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和螺纹钢价格指数大跌至近年低点。在短期内产能过剩、需求不振的基本面尚未改善的前提下,钢材价格仍会持续下跌。
3)下游需求不振。下游需求方面,建筑(基建、地产)、机械、汽车、家电等行业是钢铁行业主要的下游,分别约占52%、20%、7%、2%。建筑用钢的主要品种为螺纹钢,机械、造船等行业用钢主要为热卷,冷轧主要用于汽车、家电制造。主要用钢行业增速下降,钢铁需求端萎缩,持续冲击钢铁行业。
4)钢企普遍亏损,成本下降难缓盈利压力。进入2015年以来,钢材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钢企盈利面不断恶化,虽然铁矿石、焦炭价格的下滑能够冲抵部分钢材价格下跌的影响,但难遏整体亏损局面。截止到2015年9月末,钢铁行业中亏损企业数占比高达23.19%.
一月市场回顾:信用债调整。
11月一级市场主要信用债品种净供给3267亿元,小幅增加。AAA等级发行人占比稍有上降,整体资质略有提升。制造业发行人仍占主要优势,房地产行业发行人有所增多。495只新发信用债有120只城投债,占比超过两成。11月二级市场成交30661亿元,有所上升。信用债收益率整体呈现上行,其中1年期和3年期品种中,高等级品种收益率上行16-18BP,中低等级品种收益率上行30-46BP;5年期和7年期品种收益率上行约9-15BP.
一月评级迁徙评论:制造业风险持续。
11月共公告3项信用债主体评级向上调整行动,均为评级上调;公告13项信用债主体评级向下调整行动,包括6项评级下调、3项展望下调以及4项展望和评级同时下调。评级上调的发行人运营良好,整体收入和盈利水平稳步增长,偿债压力较小。而评级下调的发行人多数集中于制造业,另有两家来自采矿业,主要受经济下行和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的影响。
投资策略:信用事件频发,严防信用风险。
上月信用债收益率跟随利率债上行,短端调整幅度更大,曲线平坦化。下一步信用债表现如何?建议关注以下几点:
1)利率走廊封顶,货币利率低位。
上月央行接连下调SLF和MLF利率,意在打造一系列利率走廊,为货币利率封顶,呵护流动性。短期来看加息和打新或冲击资金面,但中长期看,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仍会支持货币利率维持低位。
2)质押率调整靴子落地,公司债冲击较弱。
中登推质押率动态调整,但暂不改变现有入库标准和管理规则,质押率动态调整的出台或对低评级信用债有所冲击,但整体对于债市(尤其是交易所债市)来说是靴子落地,毕竟市场之前传言中登将下调地产债质押率。事实上,公司债收益率在上周四(上周三通知)小幅上行,但上周五即重新回落。
3)圣达债曝信用事件,转机或源于外部支持。
12圣达债公告称回售本息兑付存不确定性,受制动鼓和生铁业务亏损影响,本部和子公司均已出现贷款违约和欠息,金额高达5.14亿元,现金流十分紧张,依靠自身难以偿债,而担保物价值及能否及时变现存疑。但已于11月27日发布付息兑付公告,或受益于外部支持。
4)违约常态化,严防信用风险。
经济仍在探底,企业信用基本面持续恶化,国家层面力推供给侧改革,打破刚兑和清理“僵尸企业”的决心较强,债券违约将呈常态化,应加大排雷力度,严防信用风险。
精挑细选,等待机会——海通类固收12月报
11月转债市场整体表现
11月中证转债指数小幅下跌0.08%,同期上证综指上涨1.59%,沪深300上涨0.65%,中小板指数上涨3.85%,创业板指上涨 6.91%.11月权益市场整体震荡向上,但27日在券商和军工等板块的拖累下,股市大幅下跌,导致全月指数基本持平。11月因电气转债和航信转债持续停牌,中证转债指数走势趋平,波动较小。
转债方面,上月个券表现分化,涨跌互现。歌尔转债和14宝钢EB保持上涨,月涨幅分别为3.18%和5.43%。格力转债和15天集EB则下跌,月跌幅分别为8.23%和0.79%.11月15国盛EB和15清控EB上市,清控EB首日价格收于155元,11月27日下跌至148元;而15国盛EB首日价格收于113元,11月27日收于115元,正股基本面的不同,导致了两只EB上市价格的不同。
12月权益市场前瞻:需要盈利支撑
从DDM模型看,利率下行对股市的推动力将弱化:
1)存款利率已降至1.5%历史低位,后续降息空间有限,预测明年降息次数或为2次,降至0仍难看到。
2)美国加息制约利率下行。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约2.3%,我国国债约3%,判断未来10年期国债利率最低可能降到2.5%左右,若低于美国国债利率,参照日本经验,汇率会有很大贬值压力。
风险偏好不确定。
金融资产时代,资金风险偏好一定程度决定了股债走势。股灾后,大量资金涌入债市,银行理财等风险偏好降低。当前两融余额虽有回升,但也仅1万亿左右,而股灾以后的银行理财规模增加约5万亿,可见当前风险偏好仍较低,未来是否回升存在不确定性,来自大量资金流入推动的股市快牛可能难现。
真正能够推动股市上涨的动力仍在于经济增长与企业盈利改善。
盈利改善主要来自于成本节约和供给侧政策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体现为降息减少财务费用、减税增加盈利、去产能提高利润率。这意味着有基本面支持的个券/个股仍具有机会。
12月转债策略:精挑细选
当前转债稀缺性延续,但新供给增加会分流存量券需求,未来个券表现仍将分化,有业绩支撑的优质个券是首选。较为看好航信、歌尔、15清控EB的正股基本面,但目前对应转债/交换债价格过高,可继续持有,购入机会需等待。
12月初10家IPO发行,出于错开申购高峰的考虑,转债新券供给或延后,长期投资者仍可通过申购新券获取转债优质标的,密切关注新券。目前已过会的转债包括三一重工、澳洋顺昌、蓝色光标、厦门国贸和九州通,上国资EB也获证监会批准。
12月分级A策略:配置机会需等待
当前A类平均隐含收益率不到5%,且近期债市调整,债券收益率明显上行,分级A性价比仍较低;A类份额继续回升,但仍远低于股灾前的水平,流动性仍待提高,整体配置机会仍需等待。
折价套利方面,折价率普遍不高,且成交量较低,较难操作;溢价套利方面,券商A级、军工股A、证券A整体溢价率在5%以上,有一定套利空间,但需关注股市走势对母基价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