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经济学家们会习惯性地发布未来一年的十大趋势。当然,过去我们也未能免俗。今年却是犹豫了:我们判断的大拐点,基本都已经形成了,下面只是交易技巧了。而仍未形成的大拐点,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常识,刺不破的泡沫,我说了,你也不信。
2013年底,我们在指出,人民币即将进入贬值时代,其时,美元兑人民币出现了历史性峰值6.0406。人民币坚挺的声音此起彼伏,“首席看市”公众号于2014年3月21日再次发表题为:《经典再读:建筑业已迟暮,新经济仍懵懂,人民币进入贬值时代》的文章,提示人民币的历史性大拐点。
人民币贬值的判断,无关道德,无关爱国。因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所以我希望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能够在国际资本沉浮中把握趋势。人民币贬值,由于过去的人民币升值,只是国际产业分工和国内产业调整的一个工具而已。没有过去的升值,便没有今天的贬值;没有过去的产能大发展,便没有今天的产能过剩。而人民币贬值,宣告了一个数量大跃进时代的结束,带来的是注重发展质量的基于供给管理的全新经济时代。
识别大趋势,才能做好大规模财富管理。而经济学家,不应该走民粹路线,老百姓听着过瘾就去胡吹。网传某“演讲经济学家”在山西被打,因为他的忽悠导致听众亏钱了。但试想,他为什么喜欢那么讲啊?因为那么讲话有听众,听众觉得过瘾,这是搞宣传赚噱头的需要,不是寻找投资机会的态度。真正的投资机会,大拐点,都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提前识别的。
时间回放到2010年底,当时我还在广州工作,在广发证券的一次客户交流中指出:“随着量化宽松极限的到来,黄金价格也将达到其顶峰,将迎来拐点,2011年,要找个合适的时间抛弃黄金。”2011年9月,COMEX黄金最高价达到1923.7美金/盎司,随后步入漫漫熊途。其后的两年里,有关黄金保值的论调仍然很流行,我们连续多次发表文章《孙建波:黄金将步入漫漫熊途》,指出:从黄金的大周期来看,漫漫熊途只是刚刚开始。
2013年底,当复苏论抬头,我们警告称:商品仍将长期疲弱。2015年12月14日,布油创下36.75美金/桶的新低,远远低于2009年初金融危机期间的最低水平(46.15美金/桶)。此时与彼时,区别在哪里?2008年,是美国的房地产不行了;今天,是中国的建筑与房地产不行了。能源需求的差异,不可同日而语。
趋势:人民币贬值刚刚开始,建筑业负增长即将到来
中国目前正处于库兹涅茨周期的景气尾部,以建筑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面临失速风险。而中国为欧美代工的世界工厂地位也在2008年之后便已经无以复加。
当前,人民币已经进入贬值时代,而非有控制的双向波动。支撑人民币的因素有两个,在2008年之前是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不断加强决定了人民币的需求不断上升,从而推动人民币不断升值。在2008年之后,中国房屋建筑业和各类市政建设高速发展,无论是建设本身,而是投资需求,都以人民币为载体,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需求。展望未来,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再难大幅提升,国内建筑业也面临失速风险,对人民币的需求也面临着历史性拐点,人民币进入贬值时代。
建筑业大衰退不可避免
房子和面包不一样。如果一个人今天面包吃多了,明天还是要吃的,不然明天会饿;如果有人房子买多了,恐怕10年不买房也是可以的,而所谓的刚需,也会无限延期。
建筑业乘数效应对经济影响深远。建筑行业上下游链条很长,吸纳的正式就业和非正式就业量非常大。1929年美国大危机之所以影响如此深远,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建筑业大衰退。1920年,美国总人口为10602 万人,家庭数量为2435 万户。城镇人口占比为51.22%。1920年代前半期,美国本土新建筑总量翻了一番。当美好的建筑繁荣景象破碎时,居民建筑受到的打击最大,启动的新房屋数量下降了90%还要多,从1925年的937,000套下降到1933年的93,000套。当建筑业衰败时,它的乘数效应和关联作用就变成负面的了。
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建筑业繁荣。2013年,建筑业住宅竣工达到28.63亿平米,所有房屋竣工为42.34亿平米,施工面积达到124.98亿平米,人均分别达到2.09、3.09、9.14平米,严重超越了建筑业泡沫警戒线。建筑业崩溃将带来其上下游产业的长期低迷。
建筑业的衰退,伴随着人口的分层。高端阶层人口的聚居将带来有关区域房产价值的坚挺,而大多数区域的房产价格将经历长期的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