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是因为理想和现实总是有那么点差距,有时候,那么点差距就会成为鸿沟,而且是看不见的鸿沟,怎么迈都迈不过去。
房地产业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终于走到了去库存的阶段,去库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供求关系发生逆转,过去供不应求,现在供过于求,所以才有了库存,而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和拉动产业,房地产投资陷入低迷则GDP就会下滑,房地产投资要触底回升,那么库存就必须有一个出清的过程。
在中国现有的城市居民中,有资格买房的,买不起房;反之,买得起房的,没资格,如果去库存盯着这两种人转是没有出路的,即便硬闯也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跳出这个层面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城市中还生活着大量既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买房的族群,他们有一个专门属于他们的称谓,农民工。
他们来自农村,但现在是工人;他们生活在城市,但他们的身份是农民。中国的户籍就这样把同样的人按照出生时落地的地理位置划分成了不同的人口,城里人或乡下人,官方的称谓即是非农人口和农业人口。农民工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工人,他们是一群顶着农民身份在城市工作的人,他们来自农村却再也不可能回去种地;他们生活在城市,但是却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他们或许可以认命,但是他们的下一代怎么办?他们出生在城市,生活在城市,成长在城市,以后还有可能只会生活工作在城市的下一代怎么办?有没有人想过这些问题?当我们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前途担忧之时,有没有想到失学的他们会成为社会的建设力量还是破坏力量?他们所受的歧视仅仅因为他们只是“农二代”?其实,往上数三代,谁的父母又不是来自乡下农村?
解决他们在城市的公平居住权是我们社会进步的标志、经济发展的诉求、人民幸福的基础,现在我们终于欣喜地看到中央把去库存的切入点聚焦到了农民工身上,这看似是一个经济拉动的方案,实际却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筹划,正是一种政治智慧的体现。客观地讲,这是中国宏观调控以来,尤其在房地产领域最漂亮的胜负手,可谓投一子全盘活,牵一发动全身,一个字,高,两个字,很高,三个字,非常高。
“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
所以,现在在三四线城市供过于求的格局是结构性的,解决农民工的刚需失衡或许就迎刃而解,但是这需要政策配套、财政支持、地方出力、企业让利,否则,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大家担心中国今后最大的问题是会不会出现“拉美现象”,大量农村失地农民拥入城市成为贫民、社会分化、贫富对立、人群撕裂,如今,农民工的安居乐业成为政治局会议的话题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愿景。水皮不久前在深圳主持平安银行举办的房地产金融论坛就已经呼吁我们聚焦农民工的出路,这不仅是中国房地产的出路,也是中国农民的出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出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出路、国富民强的出路。
推荐阅读>>>
张敬伟:不必把楼市一直当作稳增长的主引擎
社科院:房价断崖式下跌是误读 明年楼市承压
谭浩俊:不能让个别楼市暖冬掩盖去库存严峻压力
谢逸枫:李嘉诚重回中国楼市释放上涨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