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荀玉根、郑英亮等
上周上证综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4.20%、5.95%,市场显现回暖之势。我们8月底《股市值得你慢慢靠近》开始乐观,11月末《休整蓄势》提出行情步入以时间换空间的休整蓄势期,上周《等待靴子落地》提出注册制等制度利空落地后,等待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行情将结束休整蓄势。目前我们判断,春季行情已徐徐开启。
1.保险举牌本质源于资产配置,股市是优选
险资频繁举牌是利率下行背景下资产配置行为。最近市场最关注的事件是 “门口野蛮人”宝能争夺万科控制权,其实从8月份开始险资就频繁举牌上市公司,过去几个月已经超过30家,主要集中在银行、地产、商贸零售等行业。其背后原因是保费的快速增长及高负债成本要求险企加大股票配置比例。举牌较多的生命人寿、华夏人寿、前海系保险公司和安邦系保险公司2015年主打现金流入较好的万能险,由于较高的结算利率,保费呈现飞速增长,但资产配置压力同样上升。国寿、平安、太保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普遍在4.5%-5%,安邦保险5%-5.5%,前海人寿5%-7.45%,保单负债成本较高必然会加大投资端的压力。随着利率下行,尤其是固收类产品逐渐稀奇且收益率大幅下降,资产配置必然转向股市,尤其是低PE、高ROE、现金分红比例大的股票。
无需过虑年初大股东减持解禁。另外一个市场关注的焦点是“救市”时证监会提出的持股5%以上的股东和高管半年内不能减持,1月8日到期了,会再度爆发?产业资本减持会对市场造成什么样影响?我们认为,无需过虑,历史上看,产业资本减持并没有改变市场原有运行趋势。产业资本减持高峰共出现三次, 07年4月-08年1月、09年5月-12月、14年12月-15年6月,恰恰在市场表现比较好时减持规模上升,而减持也没改变市场上涨的趋势。今年下半年限售股解禁金额为1.24万亿,其中大非占比67%左右,则今年下半年来持股5%以上股东限售股解禁累计8300亿,1月8日一次性解禁。回顾过去几年历史,当月减持金额占解禁金额的比例大部分时间都在15%以内,按15%计算,1月8日5%以上股东限售解禁后的减持金额1200亿左右,相比万亿的成交额,影响并不大。
2.风险偏好重新提升,春季行情徐徐开启
结束休整蓄势,风险偏好重新上升。11月下旬开始市场震荡蓄势源于市场环境变化使得风险偏好下降,一是监管当局对券商杠杆业务监管从严、IPO及注册制推进加快,二是12月美联储加息引起汇率及风险资产波动。目前,这些利空因素都已经靴子落地,展望后市,政策亮点多,市场风险偏好将重新提升。上周海外VIX指数回落,A股融资余额经历了连续三周下降之后增加近200亿,市场情绪已经微妙变化。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十二五”的收官会议,预计会对“十三五”做出部署。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新常态下,创新成为强劲引擎,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会鼓励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此外,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37年重新召开,议题或将包括城市规划、住房政策、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用事业运营等,民生相关领域是焦点。
春季行情徐徐开启。我们判断2016年市场从激情走向温情,低利率时代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的趋势未变,尤其是银行、保险类资金,测算2016年资金净流入3.3万亿,目前自由流通市值20万亿,2015年资金净流入4.4万亿,年初自由流通市值14万亿,去杠杆后2016年资金流入更缓和。节奏上看,春季行情已经开启,回顾过去历史,年初市场上涨的概率大,核心原因是年初基本面数据相对空窗,资金面宽松,政策亮点多,市场风险偏好高。并且最近几年春季行情的主线都集中在成长板块,13年春季行情以军工、医药、传媒、电子板块为代表,14年春季行情计算机、电气设备、传媒领涨,15年同样是计算机、传媒、通信、电子领涨。市场经过过去1个月的休整蓄势后,16年春季行情已经徐徐展开,“十三五”开局之年,转型创新的新兴行业大概率更优。
3.应对策略:享受春季行情
享受春季行情,风格难大变。上周我们提出,休整行情步入尾声,逐渐布局。随着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春季行情已经开启,年初流动性宽松、“十三五”政策亮点增多将再次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享受春季行情。市场纠结的风格问题,我们认为春季风格切换发生的概率小。12年来只有两次典型的风格切换,第一次是12年12月十八大后改革预期强化,第二次是14年11月降息周期开启。大象起舞需要刮大风,目前政策和基本面均没有强动力催化蓝筹起舞。一种观点认为,保险为代表的增量资金入市会改变市场风格。这点值得商榷,资金入市本质上是追求收益,关键是赚钱效应,而非对某类资产有特别偏好。回顾保险资金过去几年的配置结构可见,主板与中小创的配置比例关系,与市场结构特征一致,说明保险并非偏好某一类行业。其实,真正有偏好的是指数类基金,比如A股纳入MSCI时,指数类基金的配置性需求会直接带来权重股的买盘。从上周市场表现看,虽然有保险公司举牌低估蓝筹股,中证1000、创业板指仍优于上证50、中证100,市场风格仍偏中小成长。
聚焦十三五,看好新兴成长。16年是“十三五”规划推进的开局之年,年初将迎来各行业部门未来5年规划的密集落地,新兴成长类行业有较多催化剂。“十三五”规划勾勒中国发展新蓝图,创新、转型为新时代产生新蓝筹的最大长坡,主战场仍然在新兴消费(体育娱乐、医疗健康)、信息经济(大数据云计算、视频)、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其中重点强调新兴消费,这属于供给侧改革范畴,过去1年多货币政策、地产政策偏松都属于需求管理措施,效果不明显,因为地产链的传统行业已经没什么潜在需求,而真正的潜在需求缺失供给,比如恒大亚冠决赛门票2.4亿,如果世俱杯半决赛在中国踢,5亿门票收入并非不可能。供给侧改革应该着力放松管制,增加供给激发需求,新兴消费就是潜在需求。主题角度可关注国企改革,政策不断落地后进入公司执行阶段,重点关注资产注入类的军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