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只是开始,未来阿里云可能会建造多中心格局。
目前,阿里云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西部和美国东部设立有数据中心(IDC机房,不同于“双中心”的概念)。2016年年底之前,阿里云还将启用位于欧洲、澳洲、中东和日本的数据中心。
胡晓明认为,越来越多的海外厂商看中中国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他们要进来,我们要出去,这背后有很多交集,正是阿里云的机会。
阿里云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吸引超过50家国际软件服务商入驻阿里云,包括德国软件企业SAP、SUSE等,以增加阿里云上软件服务的丰富程度。同时吸引超过100家中国本土服务商入驻阿里云,协助他们进入国际市场。
阿里云的LOGO之前是中文的“云”字。新LOGO中,中括号“[ ]”在代码语言中代表计算,中间运动的横杠“ - ”代表数据。“代码是无国界的通用语言。”
不过,阿里巴巴CTO张建锋日前在美国举行阿里技术论坛上透露,阿里云目前重心还是服务好中国国内企业。不能简单指望中国公司把业务直接搬到美国市场,因为中国创办的业务一定有本地化的考虑,并不一定适应海外市场的情况,这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
“中国有一点点吃亏,因为中国人生下来都是以中文为主,但是美国公司一开始就以以全球作为它的目标。但是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发工程师的英文都很好。”胡晓明说。
“中国英特网主建筑师”、亚信安全董事长田溯宁在首届C3安全峰会上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一些云计算初创公司起步跟美国也就是一两年的时间差,原来以为同一起跑线,但没有想到美国云计算产业的规模比中国大很多。AWS收入规模大,生态系统也较健全。尤其是这两年加速发展,美国发展非常快。”
“阿里云7年前成立时,人们都认为王坚博士(前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是一个疯子,在坚持推行中国自己的云计算。当年谁相信云计算,别人认为是框计算。还有人认为马云是不懂技术,也是一个疯子。”胡晓明说。
“我特别渴望AWS在中国赶快开战,今天无论是服务还是技术,可以真正的放到一起去PK了。如果今天它们都不进来我都不好意思说我赢,你们一定会说是不是被保护的,一定会说我们是不是被保护,事实上我们没有被真正保护。”李津说。
“阿里云如果打输了这一场云计算的战争,那么今天中国失去的是整个对未来IT底层的控制力和把控力,和今天对技术的推动力。如果失去这些基础的东西,数据会放到哪里去?技术会被重新引领,底层的供应链整合、整个产业链整合都不会发生在中国。而我们刚刚在制造业上抢回来的一点成功可能性,就会因为云计算战争的失败,再次丧失。”李津告诉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