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蓝光发展方面公告称,公司“19蓝光MTN001”原本应于7月11日兑付本息。但截至到期兑付日终,公司未能按照约定筹措足额偿付资金,不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蓝光发展7月到期或回售的信用债合计为27亿元,7月11日为首个到期日。“19蓝光MTN001”的违约意味着,公司后续的债务大概率也难以偿还。
对于这次违约的严重性,任职于某规模房企的王帅(化名)告诉记者,一旦这债务无法及时解决,那么金融机构就都会找蓝光发展进行挤兑,“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信用堪比黄金。”
如今,违约的中票宛如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连锁效应下,蓝光发展后续的困局已然可见。
债务逾期
信息显示,蓝光发展此次违约的“19蓝光MTN001”发行规模为9亿元,债券期限2年,利率7.5%,应付本息金额为9.675亿元。
对于违约的原因,蓝光发展解释称,受大环境影响,自2020年年度末至今,公司公开市场再融资受阻,经营性现金流回速放缓,公司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加之部分金融机构提前宣布到期,导致出现本期债务工具未能如期偿还的情况。
就在该笔中票违约的前几天,蓝光发展有多笔债务也已经逾期。截至7月8日,该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涉及本息金额为24.84亿元(其中21.31亿元已经被债权人申请法院执行)。
彼时,蓝光发展逾期的债务仅涉及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并未涉及债券、债务融资工具等产品。如今,公司的债务危机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从多家评级机构的数据来看,蓝光发展2021年内到期及面临回售的债券余额合计44.61亿元,主要集中在7月~9月。
截至7月12日,该公司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合计45.44亿元,较7月8日的24.84亿元新增了20.6亿元。
事实上,蓝光发展的流动性危机从去年就已经开浮现。
2020年,蓝光发展将旗下毛利率较高的医药板块及物业板块业务合计以60.26亿元的价格卖出。彼时,时任总裁迟峰在业绩会上强调,上述动作是为了聚焦主业开发,蓝光发展销售额稳健增长。
但骤降的分红还是暴露了公司并不宽裕的状态。按原定计划,蓝光发展2020年拟派现约2.56亿元,每十股分红0.85元。这一金额较往年缩水不少。2018年、2019年,蓝光发展分别合计派现7.76亿元、8.66亿元,每十股分红金额分别为2.6元、2.87元。
此后,在两番左手倒右手的股权变动下,蓝光债务的“遮羞布”开始被慢慢被扯了下来。
根据公告,蓝光集团与蓝光发展实控人杨铿分别于4月15日、5月31日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杨铿分两次将其所直接持有的蓝光发展股权转让给蓝光集团。股权结构调整后,蓝光集团所持有的蓝光发展股权比例上升至58.31%,杨铿则不再直接持有蓝光发展股权。
对于上述操作,蓝光发展曾回复媒体称,股份转让是为了应对股票质押风险所做的安排。股权转让完成后,蓝光集团所持蓝光发展股权先后经历了被动减持、质押、冻结。同时,因为资金紧张,蓝光发展也终止了公司的股份回购。
艰难自救
从冲进千亿到迁都入沪,再到如今的债务缠身,蓝光发展近年的成长之路仿佛是一道抛物线,缓缓爬升后又重重地落下。
回溯来看,前几年为冲千亿高溢价激进拿地为蓝光发展埋下了隐忧。“仔细观察就能看出来,这几年出事的房企都是高周转的。”王帅说道。
高周转的房企杠杆率普遍不低,伴随着行业政策的收紧,这些房企的资金端不断承压,蓝光发展亦是如此。这种情况下,与平安的一笔债务违约就成了蓝光发展暴雷的导火索。
王帅向记者透露称,蓝光发展在一个项目中找了平安融资,但由于管理及沟通问题,这笔债务还款延迟了十几天,导致平安在内部对蓝光发展进行了融资限制。此举引发了金融机构的担忧,使得蓝光发展陷入融资困境,“这是蓝光发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主要原因。”
身陷困局后,蓝光发展不是没想过自救。
4月中旬,市场传出融创将收购蓝光发展的消息。但这则消息很快被否认,蓝光发展回应称,双方主要是项目层面的股权投资,公司没有考虑出让上市公司控制权。
此后,亦有传言称万科将成为蓝光发展的“白衣骑士”。这一传言也被万科辟谣,其表示没有入股蓝光发展的计划,双方开展的只是项目层面上的合作。
信息显示,5月27日,蓝光发展将其持有的无锡和骏房地产有限公司53.17%股权出售给万科,并完成了股权变更。同日,蓝光发展以6.47亿元提前赎回了一笔债券“18蓝光07”。
6月30日,蓝光发展旗下的项目公司石家庄蓝光雍锦发生股权变更,石家庄万科出资1000万元取代石家庄蓝光和骏成为该公司持股100%的股东。
记者注意到,该项目为蓝光发展于2020年8月经130轮竞价,以7.93亿元、溢价99.7%的价格竞得。彼时,万科也参拍了该项目,同场竞争的还有中海、荣盛等房企。
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并且已经于今年5月拿到了部分住宅及地下车库的施工许可,距离拿到预售证仅一步之遥。
可以看出,万科所挑选的都是蓝光发展较为优质、能够快速变现的项目,而这也是蓝光发展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无奈之选。
事实上,蓝光发展手中的优质资产并不多。业内有消息称,曾有多家房企接触过蓝光发展,某TOP10房企此前也曾与蓝光接洽,但最终并未谈妥,内部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未能成行是因为“项目太差了。”
王帅所在房企也是蓝光的接洽者之一,其告诉记者,自己公司在今年年初便去看了几个蓝光发展的项目,但内部评估之后觉得资产不太好。
如今,华夏银行信托板块及万科将入股的消息已经被蓝光发展盖章“不属实”,有机构人士向记者表示,或许地方国资会接手蓝光发展。对于该公司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泰禾,该人士坦言,蓝光发展的境地比泰禾要好,“尽管公司现在债务危机,但我们的回款一直是有在付的。”
东方金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末,蓝光发展全部有息债务为789.89亿元,其中短期有息债务338.15亿元,公司同期的货币资金为268.11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