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乳制品之一,有大量的消费需求,也造就了蒙牛、伊利、光明等多家乳业巨头。
如今,又有一家专门生产乳制品的企业准备“叩开”A股市场的大门,它就是江西阳光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乳业”)。
证监会官网显示,阳光乳业已递交了申报稿,计划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实控人控股97%
阳光乳业创建于2008年12月。在阳光乳业设立之后,其控股股东江西阳光乳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阳光集团”)、实际控制人胡霄云及其控制的其他公司虽然不再从事乳制品、乳饮料等相关业务,但记者注意到,阳光集团实质掌握着阳光乳业70%以上的股份。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阳光乳业的创始人之一,胡霄云居住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现任阳光乳业董事长一职。他出生于1949年,具有大学学历、经济师职称,曾先后担任南昌市种子公司副经理(1981年-1992年)、江西省蔬菜种子公司经理(1992年-1997年)、南昌市奶业产销公司经理(1997年-1998年)。
1998年起,其先后担任阳光集团董事长、执行董事,自2008年起进入阳光乳业任职;此外,胡霄云还曾担任过南昌市人大代表,多次获省市“劳动模范”和“优秀企业家”等荣誉,获得过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首届金牛奖“中国乳业十大最受尊重企业家”等称号。
作为阳光乳业的实际控制人,胡霄云虽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但却通过银港投资、金港投资、南昌致合等共计控制了公司高达97%的股份。
另一边,阳光乳业的外部股东仅共青城鼎盛博盈投资中心一家,后者于2016年12月以对公司增资的方式入股,目前持股比例占公司发行总股本的3%。
(图片来源:公司申报稿)
业绩增长停滞
据介绍,阳光乳业的主营业务是乳制品及乳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低温乳制品、常温乳制品、低温乳饮料、常温乳饮料、乳粉。公司自设立以来,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申报稿显示,2018年-2020年(下称“报告期”),阳光乳业实现营业收入5.4亿元、5.43亿元、5.23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12亿元、1.04亿元、1.03亿元。其中,低温乳制品给公司贡献了主要收入,报告期内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78.22%、79.15%、81.33%。
不难看出,阳光乳业近三年业绩增长近乎停滞,其中2020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还同比小幅下滑了3.68%、0.96%。对此,公司在申报稿中解释称,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营业收入略有下降。
除了疫情给公司业绩带来了影响,IPO日报翻阅财报后发现,公司业务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根据申报稿,阳光乳业近年来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江西省,报告期内来自江西省的收入分别占其总收入的97.92%、98.42%、97.79%,其中江西省南昌市占比过半,而省外在报告期内仅分别给公司贡献了2.08%、1.5%、2.2%的收入。
(图片来源:公司申报稿)
业内人士认为,诸如蒙牛、伊利等全国性乳企,产品以常温乳制品为主,销售覆盖全国,与所有液态奶品牌企业在全国展开竞争。而包括阳光乳业在内的区域性乳企,多活跃于企业所处的临近城市区域。
本次申请上市,阳光乳业计划募集资金6亿元,其中的2.83亿元拟用于江西基地乳制品扩建及检测研发升级项目,1.43亿元拟投入安徽基地乳制品二期建设项目,剩余的1.75亿元将用于营销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项目。
不过,IPO日报注意到,报告期内阳光乳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12%、77.1%、66.42%,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此外,公司的液态奶及含乳饮料的总产量整体也在下滑,从2018年的5.57万吨下降到2020年的4.92万吨,总销量从5.55万吨下降到4.9万吨。
(图片来源:公司申报稿)
这不免让人产生疑问:在现今产能利用率不饱和的情况下,阳光乳业依然将大笔的募集资金投入用于扩产,此举目的为何?与此同时,阳光乳业也向安徽地区的基地进行了投资,拓宽省外市场意味较为明显。
如何解决产能利用率不饱和,以及平衡省内外市场的收入差距,或许是阳光乳业目前需要回答市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