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近日走访一些基层银行网点时了解到,对于保本型基金的销售,不少网点的销售热情并不高,与想象中的情形并不相同。
“霸王级”的极寒气候,也横扫了2016年开局的A股。凛冬之下,保本型基金却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在岁末年初,着着实实旺了一把,炙手可热。
在权益类等产品“求财若渴”之时,保本型产品则捷报频传。博时、易方达、南方等基金公司新设保本基金一日罄售,另有多家保本型基金产品提前结束募集期……
果真是一派万人空巷的火热场面么?
基层银行热情并不高
记者近日在广州走访一些基层银行网点时了解到,对于保本型基金的销售,不少网点的销售热情并不高,与想象中的情形并不相同。
“可能其他行卖得多吧,反正我们卖得不多。”一位国有大行广州网点的资深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在这位客户经理的顾虑中,基金产品带来银行存款的消耗,是第一大因素。“对银行来说,新年开门红的存款非常重要,”他说,销售出去的保本型基金,有一段相对较长时间的封闭期,但它又不算在银行考核的存款指标之中。
此外,流动性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基金公司承诺客户保本,前提是从认购持有到保本周期结束。一般而言,保本型基金的保本周期为一年,多数在1.5年至3年期间。
“虽然保本型基金也能给我们带来中收,但是这跟权益类的基金产品不一样。”该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去年牛市行情时,银行热衷于卖权益类产品,一方面银行赚取中收,一方面可以推荐客户适当多次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在需要考核时点存款时缓解指标压力,还可以多赚中收。
对于银行来说,存量翻滚是基金中收的重要来源。事实上对于基层销售的顾虑,高层级银行已掌握了相关情况。为缓解基层销售保本型基金的顾虑,高层级银行还专门通知建议,如果客户对于保本的收益预期只是安全且超过理财,那么客户经理完全可以在未来2.5年中基金收益超过7%的时候喊客户赎回,增加流动性,还可获得相应的中收以及奖励。
“与其现在推保本型基金,还不如推保险,或者银行理财产品。”
在另一家银行网点,客户经理许小姐说,保险同样是长期产品,也能带来中收,但更重要的是,卖出保险产品带他带来的业绩奖励远高出保本型基金。比如,同样是推出100万元的产品,基金产品给他的业绩奖励大概就1000元左右,但保险产品则达到近9000元。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虽然收益率较低,但不仅会“保本”,还能不消耗存款。许小姐说,现在不少客户在去年投资基金受损,现在对基金产品也比较敏感。
多只保本型基金跌破面值
保本型基金保“本”吗?这还需要对“本”有充分的理解。
业内人士分析说,大多数保本基金保障范围是:保本周期到期日,基金份额持有人认购并持有到期的基金份额与保本周期到期日基金份额净值之乘积(即基金份额持有人认购并持有到期的基金份额的可赎回金额)与认购并持有到期的基金份额于持有期内的累计分红金额之和低于保本金额的差额部分(该差额部分即为保本赔付差额)。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基金产品保证的范围是95%本金,投资者需要谨慎核实合同,尤其是其中“本”的定义以及相应要求需要特别关注。
与此同时,由于基金公司作出的保本承诺,要求投资者从认购持有到保本周期结束。因此,投资者需要付出更多的机会成本,即保本周期内的流动性和时间成本。例如,国内第一只保本基金于2004年3月发行,至今年化收益率仅为7.23%。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保本型基金也难以“保本”。国内保本基金一般采用恒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CPPI)策略,基本原理是用债券投资的收益作为可以损失的风险资本,在股票市场博取更高的收益。由于股票市场的羸弱,拖累了这些保本型基金的净值走势。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26日,共有23只保本型产品跌破面值,“安全垫”遭击穿。其中一只保本混合型产品的净值最低已跌至0.8870.
“这些跌破一块钱净值的,其中不少产品是在去年二三季度股市高位时设立的。”深圳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这些产品来说,此后需要更为谨慎、更为保守的策略,操作难度更大。
如果出现大面积亏损,对基金公司的压力不言而喻。据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介绍,一般情况下,保本型基金发行的规模,最高限在基金公司净资产的8倍。“现在保本型基金发行的都很大,很快就能会接近上限,而规模越大,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操作难度也就越大。”他说。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