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福基金成“后发样本”?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公募基金领头羊天弘基金的机构占比仅为2.97%,不过它却是今年上半年为投资者赚钱最多的公司;那么,华福基金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来自万德资讯的统计表明,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的10月25日,目前旗下基金的资产规模为590.31亿元,基金经理队伍中有5人,平均的从业年限为0.83年。有趣的是,这家基金公司的排名在去年第四季度实现了质的飞跃。资料显示,在纳入排名的108家基金公司中,华福基金此前一直在70位左右徘徊,而其在15年的第三季度还排在第61位,但在去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则一举升至了第35位,而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该公司更进一步,排名来到了第34位。
仔细来看,该公司的产品结构十分有趣,货币基金的占比达到了71.35%,债券型基金的占比达到了27.74%,混合型基金的占比只有可以忽略不计的0.91%。也就是说,华福基金旗下几乎全是固定收益类的低风险产品。
从公司10只产品的规模来看,华福基金呈现出严重的“贫富不均”。数据显示,华福现金增利和华福货币B两只货基的规模就达到了约421亿的份额;除去华福朝阳的规模为10.12亿外,公司旗下其余几只纯债基金的规模基本都在50亿左右。此外,几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则是充当了规模垫底的角色。其中,华福丰盈目前的规模低于了清盘线,警报已经响起。
但这些或许在公司领导者眼里看来并不重要,由于公司坚定不移地贯穿机构路线,华福基金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大增了8.15倍和28.93倍。究其成功的原因,毫不动摇地为机构定制产品或许是华福发展的秘诀。
记者注意到,8月初,华福基金一口气上报了5只固定期限的理财债基,其中甚至还有长达7年的产品,这五只产品疑似均为委外定制,期限的跨度引来了业内外的质疑之声。对此,华福基金市场部相关人士公开表示,以上申报基金确属银行委外的定制产品,出现这么长期限的定制产品我们也比较意外,但很早之前就在筹划准备了,跟理财新规无关,客户主要还是出于投资理财的需求。
或许也是看到了财报的积极迹象,华福基金的股东还在7月底时进行过一次增资。7月27日国脉科技的公告显示,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国脉科技拟以1亿元增资华福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华福证券投资7600万元,公司投资2400万元。
抛开辉煌的一面,一个疑问浮出水面,对于公募基金公司来说,逐利真的无可厚非,但走纯机构路线真的合适吗,还是在机构与散户中间追求平衡的翘翘板呢?这或许是如今公募们必须要直面的一个问题了!